快遞漲價,快遞櫃也要開始收費了 這筆賬你會買單嗎?

快遞漲價,快遞櫃也要開始收費了 這筆賬你會買單嗎?



“雙十一”過去還沒多久,雙十二又來了。今年雙十一,全國快遞包裹量創下十年來新高。目前,中國快遞量平均每天已經達到1.8億件。

這兩年,智能快遞櫃在小區、寫字樓附近已經是遍地開花,它能夠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解決了快遞“最後一公里”的“痛點”,但是,卻又產生了新的困擾新的問題。

不少媒體報道,北京、武漢等地的網購用戶發現原來免費使用的快遞櫃悄悄開始收費了,超過24小時滯留的包括要支付一定費用才能取出,這在網上引起熱議,更引發了不少人吐槽,“買東西都要看看是不是免郵,結果快遞櫃收費了?”

據相關媒體報道,快遞櫃的前期成本很高。比如一組尺寸為2500×1950×500毫米的智能互聯網快遞櫃,網上起訂價格高達12000元。據媒體報道,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快遞櫃進駐小區是需要收費的,包括場租費、商用電費、管理費等,一組快遞櫃初始運營投資金額至少4萬元左右。面對高昂的運營成本,快遞櫃企業針對滯留快遞櫃的快件收取一定的“超時費”是十分必要的。那麼,這筆費用該向誰收取呢?

對於快遞櫃收費,相關法律專家表示,此項收費與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直接相關。若快遞員已經徵得收件人同意,將快件存放於快遞櫃,並明確約定快件逾期不取產生的費用由收件人承擔,則應“按約履行”。但若快遞員未徵得收件人同意,就將快件存入快遞櫃或未約定“超時費”由收件人承擔,原則上該筆費用不應由收件人支付。

和快遞漲價的邏輯一樣,快遞櫃試圖從免費轉為收費的背後,也是持續虧損的壓力。

截至2018年5月,豐巢科技的營業收入為2.88億元,淨利潤為-2.49億元;速遞易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2016年淨利潤為-12.5億元,同比下降5278.9%;而菜鳥驛站在2017年度淨虧損達2.90億元,其2018年一季度淨虧損為1.14億元。

需求旺盛的快遞櫃業務為何會虧損嚴重?有物流專家表示,快遞櫃作為硬件需要鉅額投入。除了運營成本高,快遞櫃的盈利模式不清晰也導致了虧損的出現。於是,對用戶免費的快遞櫃開始嘗試收取一定條件的使用費。與此同時,快遞櫃公司還在嘗試廣告和開展電商的形式,讓流量變現,增加盈利方式。

不可否認,智能快遞櫃減少了投遞時無人收快遞的尷尬,提高了投遞效率,也減少了陌生人上門投遞給收件人帶來的安全隱患,但快遞櫃該不該收費、如何收費,不能成為一筆“糊塗賬”,尤其不能將向誰收費的權限交由快遞員操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