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投資時,是否是為清醒而清醒?

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很多投資者,只要別人看好,他立即就會表示看好的人太多,建議減倉。

我們從常理上講,似乎是“別人貪婪我恐懼”的一個很好應用,但是實際上,這是簡單粗暴的套用邏輯,還是真正深入研究之後得出的結論,我想,結果很顯而易見。

我以港股為例。

最近一個月,港股上漲較好,市場上幾隻港股基金,全部實現正收益

你在投資時,是否是為清醒而清醒?

我在與一些機構交流時,發現他們大多數對港股今年的表現還是蠻有信心的。所以港股看似是今年大概率值得佈局的領域。不過這裡不討論港股未來究竟如何,因為沒人可預測市場。

這裡討論的是一個令我奇怪的現象——看到很多人看好港股之後,這種“清醒”的聲音就出來了:

1、港股最近一個月漲太多了,要回調了!

2、大家都看好港股時,就說明港股要跌了!

於我個人而言,我不太理解這樣的說法背後的邏輯。

疑問如下:

1、超漲之後回調是大概率事件,但何時回調一定麼?

2、即使是超大牛市,也不是每天都是大紅屏呀,就因為幾個綠,就斷定賺不到錢麼?

3、你看到“大家”都看好港股,可是你看到的“大家都看好”是真正的“大家都看好”,還是隻是你的關注圈都看好,讓你誤以為大家都看好?

所謂“死人不會說話”,你關注到的世界,永遠只是活人的世界,你聽到的言論,永遠只是說話的人的言論。

事實上,股市每天都是反覆打臉的過程,也正因為反覆打臉,堅持任何一種觀點,都有正確的一天。比如今天劉士餘的講話中,批評股市“黑嘴”,預測到個位數。但事實上,預測2900-3100的任意一個個位數,今年也肯定都能走到,所以這些股神,早晚會有正確的一天。

而在我們的投資過程中,對回調的擔心,永遠是一件政治正確的事。這句話的意思是,看空永遠不會錯。對於稍微有點投資知識的人而言,他們不會因為自己賺的少到而埋怨,但如果虧了,各種怨聲也出來了。尤其對風險容忍度很低的投資者而言,將回撤控制在最低,是最重要的事。畢竟第一不能虧損,第二不能虧損,第三記住前兩條嘛。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險偏好,並匹配不同的投資體系。而關於港股未來,更是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看法。

但是無論看多還是看空,邏輯應該是基於自己的研究,不是“大家都看好,我就不看好”。

其實投資本來就是一件孤獨的事,無論你是看基本面還是情緒面,根據自己的研究體系,得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結論,並以行動去驗證才是正確的做法;而不是拋出一個必然會被驗證的悲觀言論,並等待他驗證,在等待的過程中錯失機會。

一句話:參與永遠比嘴炮學到的更多。

無關緊要的牢騷。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