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藥治好“夜哭郎”

一味中藥治好“夜哭郎”

一味中藥治好“夜哭郎”

夜啼,中醫病名。嬰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稱為夜啼。多見於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小嬰兒。新生兒及嬰兒常以啼哭表達要求或痛苦,飢餓、驚恐、尿布潮溼、衣被過冷或過熱等均可引起啼哭。此時若喂以乳食、安撫親暱、更換潮溼尿布、調整衣被厚薄後,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屬病態。

方法:牽牛子7粒,搗碎,用溫水調成糊狀,臨睡前敷於肚臍上,用膠布固定。

主治:小兒夜啼症。適用於小兒白天飲食、嬉玩正常,入夜睡後開始哭鬧,天明前即止,經醫院檢查無異常發現者。

一味中藥治好“夜哭郎”

注意:嬰兒難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但白天如常。臨證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體格,必要時輔以有關實驗室檢查,排除外感發熱、口瘡、腸套疊、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貽誤患兒病情。

南方名醫”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