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重點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南京打算這樣做!

2018年,南京出臺水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當中提到,要編制城鄉生活汙水處理和主城汙水主次幹管專項規劃。經過近一年時間,南京市水務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已基本完成兩個專項規劃。

通過規劃引領,南京從今年開始,重點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完善汙水處理設施和主次幹管,通過改善消化能力,真正實現全市水環境提升。


河道整治,汙水截留後去了哪?

知否知否?重點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南京打算這樣做!

從2016年起,南京在全市範圍內啟動了建成區黑臭水體殲滅戰。內秦淮河、東南護城河、農花河等很多河道都進行了徹底清淤,城市河道的面貌變化很大。

南京市水務部門介紹,河道整治中截汙被認為是最關鍵的一環。“導致河道黑臭的原因是汙水進入,管住汙水排放是提升水質的根本。”市水務局人士說。

河道整治過程中,被截留的汙水去了哪兒?水務部門人士說,過去南京的很多河道是採取截汙溝的方式截汙,河道整治後,這些截汙溝仍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城市建設太快,很多片區缺少汙水主次幹管,現在很多片區的生活汙水仍然是通過截汙溝向汙水處理廠輸送。”該人士說,但一遇大的降雨,河道截汙溝就會發生汙水溢流汙染,河道仍有返黑可能。

只有把截汙溝裡的汙水徹底轉入汙水主次幹管,實現汙水應收盡收,達標處理,才能最終實現汙水不下河。水務部門認為,提升汙水處理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水環境。

編制專項規劃,要解決四個問題

知否知否?重點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南京打算這樣做!

南京市汙水處理系統仍存在四個方面問題,一是汙水處理能力總體不足且分佈不均,部分汙水處理廠處理標準偏低;二是汙水收集系統不完善,雨汙分流改造尚未完成;三是各汙水系統之間缺少互通,事故風險日益突出;四是城鄉發展不均衡,農村汙水處理水平較低。

相關部門舉例說,城東干道龍蟠中路一帶,沒有設置汙水主幹管,因此周邊生活小區進行雨汙分流改造後,汙水次管不能匯入主幹管,汙水收集仍存在問題。還有,主城江心洲、城北、城東、鐵北、城南、仙林6座汙水處理廠聯通不夠,汙水處理能力不足。

編制兩個專項規劃,就是要重點解決汙水處理系統的四個問題。規劃中提出,要全面提升汙水處理標準,完成雨汙分流改造,各汙水處理廠之間實現互聯互通、統籌調度,增加農村汙水處理設施。

根據專項規劃,全市汙水處理廠要形成“6714”總體佈局,即全市共規劃67座汙水處理廠,城市汙水處理廠形成江南主城環“一環”,江北沿江帶、板橋沿江帶、龍潭沿江帶、秦淮水系帶“四帶”,全市汙水主次幹管總長度達到2365公里。

主城汙水處理廠擴容,汙水管道全面清疏

知否知否?重點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南京打算這樣做!

據瞭解,兩個專項規劃提出了提升汙水處理能力的具體措施。

汙水處理專項規劃提出,主城6個汙水處理廠近期將全部啟動擴容提標工程,至2020年,6個廠的汙水處理能力要從現在的154噸每天提高到201噸每天。城鄉生活汙水進行統籌改造,形成10個互聯互通組團,分別是江心洲—城南—濱江、城北—鐵北(新港)—仙林、城東—江寧城北、科學園—開發區—南區、六合城市—大廠—高新北—橋北、珠江—橋林、秦源—秦淮、柘塘—野山、國邦—新區、東陽—龍潭。

汙水主次幹管專項規劃提出,對364平方公里的存量管網進行全面檢測清疏,對問題管段進行修復改造;新建汙水管網約999公里;對現狀管段進行校核,需擴容汙水管約14公里。

按照規劃,近期2020年,要實現國考、省考及入江支流斷面達標,實現旱天汙水不下河,基本實現建成區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主城區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

中期2025年,圍繞流域斷面達標,推進汙水設施建設和雨汙分流改造,實現雨天少溢流;

遠期2035年,全市全面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全處理,雨汙全分流,統籌初期雨水處理、汙泥處理處置,實現水環境質量全面達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