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汙水經過“二次加工”,變成灌溉用水和發電用水,有效節約了水資源,緩解了用水供需矛盾。7月22日下午,由平涼市委宣傳部和每日甘肅網組織的“問道崆峒聚焦平涼·全國網媒看平涼”採訪團來到平涼市天雨汙水處理廠。據瞭解,這裡便是平涼市城區汙水的“必經之路”,城市廢水在這裡經過處理後排入涇河,是汙水排放的最後一關。
涇河,以清澈著稱,奔流千里與混濁的渭河相匯,仍能見到它清澈的一半,“涇渭分明”、“涇清渭濁”的成語由此而生。六盤山造就了涇河,涇河孕育了六盤山在涇河發源地綿延數百里的範圍內,茂林修竹,鬱鬱蔥蔥,百花爭妍,鳥雀嚶嚶,被國家列為自然保護區。
為保護涇河之水清,地處涇河中上游的平涼市,2006年建成了天雨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為5萬立方米/天,出水水質符合國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
近年來,隨著城市汙水管網不斷完善,5萬立方米的處理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城市發展的需要,結合國家對城市汙水處理廠排放水質標準要求的提升,2017年6月,該廠啟動實施了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目前,出水水質已經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天雨汙水處理廠副廠長鄭宋城介紹說:“平涼市主城區的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廠的層層處理後滿足排放標準會排入涇河中,這將有效提高汙水處理出水水質,改善城市水環境,築牢涇河中上游生態屏障。”
據悉,到今年8月底,天雨汙水處理廠將完成全部提標改建工程,最終達到8.5萬立方米/天的汙水處理規模。(記者 杜立勇)
閱讀更多 科報傳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