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在印度更是如此,男主拉吉是月光市集做裁縫起家的裁縫師,女主米塔是拉吉的夢中情人,他是非常愛米塔。

兩人結婚後生下一女寶寶:皮雅,米塔對女兒關懷備至,希望給女兒最好的.

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正值女兒報名上學的時間,為了女兒能上印度最好的四所學校,全家人搬離了月光市集,定居在富人區,因為這四所學校是以英文為教學語言,在印度英語不僅是一種語言, 更是一種階級.

領表的前一晚和拉吉一樣想送孩子進名校的家長們徹夜未眠地排隊領報名表.

拉吉沒能幸運地拿到報名表,經朋友指點,拉吉一家人找到了就學顧問,顧問告訴他倆:要能進得了四大名校,首先學校是不接受店鋪老闆的孩子,還有家長及孩子都必須通過學校的面試.

但還是沒有受到神的眷顧:他們的孩子落選了.

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就在他們失望的同時,店裡替拉吉打工的小哥帶著禮物來拉吉家,他是來謝謝老闆的,因為四大名校有20%的名額留給貧困家庭的,只要通過審核就能入校讀書.

這個信息讓米塔心生奇想:重新做回窮人!

他們搬離了富人區,在貧民窟租了一間房,周邊環境很糟,都是社會下層人士,拉吉和米塔為了孩子,咬著牙也得住下來.

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當然,生活一定備受煎熬,他們要忍受和老鼠,蚊蟲同處一室的窘境,他要和貧民一樣去打工,去排隊買米,打水,甚至要應付不講理的鄰居,蘇里太太教米塔許多在社會底層生活的技巧,有一次米塔對發米的官員怒吼,官員一氣之下將鐵門拉下,大家都沒有米揭鍋,蘇里太太憂傷地對米塔說:"貧窮這門藝術真的很難教!"

審查官來拉吉的住處進行審核,在幾經多次的考驗下拉吉與蘇里都通過了審查, 但是還要進行抽籤,這次幸運之神降臨在拉吉身上:皮雅抽中了,而蘇希拉(蘇里的兒子)未能抽中.

審查官要拉吉交33000里拉的活動費,蘇里為了皮雅能就學,於是在晚上進行"碰瓷",得到了30000里拉的賠償金,他交給了拉吉,要他給皮雅上學用.

鏡頭裡拉吉愣了許久,他的內心對蘇里充滿了愧疚:是他剝奪了蘇希拉進入名校的機會.......

但是拉吉還是讓皮雅進入名校就讀.

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拉吉和米塔對此事深感內疚,於是他倆就到蘇希拉的國民學校,捐助改造所有硬件,而蘇希拉也能在國民學校學到了英語.

蘇里非常驚訝於孩子的改變,於是前去學校感謝校長,校長說是神秘善心人捐助的,蘇里為了感謝這位善心人,校長給了他地址.

蘇里循著地址找到了拉吉的住處,而這位善心人竟然是拉吉,拉吉見到蘇里,他心裡還是過不了理智的譴責,拉吉告訴蘇里.

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蘇里一氣之下要去學校揭發此事.

拉吉早一步來到學校要和校長坦承,米塔陷入人神交戰的狀態,一方面不希望皮雅被退學,一方面他又無法阻止丈夫執意要向校長交代此事.

拉吉到了校長面前坦白了此事,校長只是淡淡地說:其實我們就是要你們這樣的孩子,因為那些貧窮的孩子也會因為教不起錢而把位置讓出來.

校長也只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審查是為了平息輿論的緣故,其實20%學位留給貧窮子弟的規定,是校長的另一個生財的途徑...

拉吉決定在揭發學校的潛規則,在匯演時上臺向所有家長揭露此事,校長站起來說了這句話:" 政客的孩子在我這裡,富商的孩子在我這裡,有能力有力量的人都在我這裡,你又能怎麼樣?".

大家仍然無動於衷,只有少數人表示贊同的也被身旁的人制止,最後只有米塔勇敢地站起來,三個人漠然地走出表演所.

最後皮雅讀了國民小學.

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這是一出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好片.

有時候"欲性"不一定只有自己的慾望,當"欲性"成為社會大眾普遍的標準時,就像是片中所提到的教育,階級等問題時,我們是要蓋過我們的"理性",去接受它?還是要做那股不逾越理性門坎的"清流"?

印度神劇:起跑線,藉教育談理性與欲性的鬥爭

這就回到對賭的模式了,兩個人同時拿著槍,誰要先放下槍?

印度片就會給我們這樣善良的結局,選擇良知作對得起自己的人,就像是拉吉在店裡面對客戶時,接到米塔的電話,客戶問他說:"你怎麼能丟下我們,客戶不是神嗎?",拉吉說:"老婆卻是至高無上的,出發吧!妳的愛人在召喚妳!"

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老子在2500年前也一樣遇到同樣的問題,社會上充滿了功利主義,連國家也是如此,所以老子告訴我們,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實行無為就能不用天天講聖人之跡,巧智之行,仁義之舉,巧計牟利之事,因為這些百姓都用不到,百姓自己就懂得循道而為,如果百姓都不玩這些手段,社會上還會有偷盜矇騙之事嗎?不會.那要怎麼達到這個境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要做到樸素,無私,去欲這三項就行了,就是以理性作為行為的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