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春節習俗會涉及法律風險?絕大部分人想不到!

過年啦!

聚會、放鞭炮、搓麻將

搶紅包、給壓歲錢……

繼續high起來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你可能不知道

這些司空見慣的

過年習俗中潛藏著法律風險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準備好了“溫馨提示”

讓大家開開心心過大年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聚餐:

勸酒要謹慎 小心禍上身

家庭聚會、朋友重逢,喝酒聚餐是必不可少的。但不管多高興,飲酒還是適量為宜,儘量不勸酒。如果飲酒者出事,以下4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強迫性勸酒。比如,用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


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未安全護送醉酒者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搓麻將:

小賭怡情 大賭違法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免要打個牌、搓個麻將樂一樂,那加一些“彩頭”會不會變成賭博呢?這就要看賭資的多少了,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普法君還是建議大家錢越少越好。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為賭博提供條件的,或者參與賭博賭資較大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壓歲錢:

孩子的錢 家長無權沒收

對孩子來說,過年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收壓歲錢了。可是,很多孩子都會遇到這樣扎心的一幕:上一秒錢剛到手,下一秒錢就爸媽收走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孩子或被監護人受贈與的財產是其合法財產,這些財產,監護人只有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才能處分,否則處分行為便不具效力。其次,我國法律規定了監護制度,規定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有義務監護和保護孩子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在法律上屬於一種贈與行為,壓歲錢的所有權歸孩子所有,因此家長無權沒收。

但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壓歲錢還是應由家長來掌管。

搶紅包:

手別太快 黨員幹部要警惕

春節不搶個紅包都不叫過年。但如果你是一名黨員幹部,紅包是能隨便搶的嗎?搶到大額紅包該怎麼辦?


明顯超出禮尚往來標準的電子紅包

收受明顯超出禮尚往來標準的電子紅包,同樣適用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員幹部對於這些紅包,堅決不能搶;搶到後發現明顯超標的,務必要退還;退紅包遭拒的,必須登記上交。


小額多次的紅包

微信紅包一次最多能發200元,因其數額小,領導幹部很容易失去警惕,但積少成多也容易出事。黨員幹部要警惕搶紅包的金額和次數,一旦紅包金額累積到一定數量,就要小心了。


過年期間常有人發一對一的專包,這時候千萬要小心了!黨員幹部要看發紅包的人是否與自己存在職務上的關係,如果有,最好不要搶。

春節日益臨近

團圓近在眼前

謹記法律底線

保證開心過年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