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过年啦!

聚会、放鞭炮、搓麻将

抢红包、给压岁钱……

继续high起来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你可能不知道

这些司空见惯的

过年习俗中潜藏着法律风险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准备好了“温馨提示”

让大家开开心心过大年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聚餐:

劝酒要谨慎 小心祸上身

家庭聚会、朋友重逢,喝酒聚餐是必不可少的。但不管多高兴,饮酒还是适量为宜,尽量不劝酒。如果饮酒者出事,以下4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未安全护送醉酒者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搓麻将:

小赌怡情 大赌违法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免要打个牌、搓个麻将乐一乐,那加一些“彩头”会不会变成赌博呢?这就要看赌资的多少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普法君还是建议大家钱越少越好。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压岁钱:

孩子的钱 家长无权没收

对孩子来说,过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压岁钱了。可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这样扎心的一幕:上一秒钱刚到手,下一秒钱就爸妈收走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孩子或被监护人受赠与的财产是其合法财产,这些财产,监护人只有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才能处分,否则处分行为便不具效力。其次,我国法律规定了监护制度,规定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有义务监护和保护孩子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一种赠与行为,压岁钱的所有权归孩子所有,因此家长无权没收。

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压岁钱还是应由家长来掌管。

抢红包:

手别太快 党员干部要警惕

春节不抢个红包都不叫过年。但如果你是一名党员干部,红包是能随便抢的吗?抢到大额红包该怎么办?


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的电子红包

收受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的电子红包,同样适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干部对于这些红包,坚决不能抢;抢到后发现明显超标的,务必要退还;退红包遭拒的,必须登记上交。


小额多次的红包

微信红包一次最多能发200元,因其数额小,领导干部很容易失去警惕,但积少成多也容易出事。党员干部要警惕抢红包的金额和次数,一旦红包金额累积到一定数量,就要小心了。


过年期间常有人发一对一的专包,这时候千万要小心了!党员干部要看发红包的人是否与自己存在职务上的关系,如果有,最好不要抢。

春节日益临近

团圆近在眼前

谨记法律底线

保证开心过年

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这些春节习俗会涉及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人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