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2018年末,“代工之王”富士康也開始大量裁員降費,在“新制造”喊得這麼響的當下,在看似名不經傳,實質藏龍臥虎的服飾製造業有這樣一家服裝代工廠成了國內服飾行業的大贏家。作為中國最大針織製造商,申洲國際成為耐克公司、優衣庫和阿迪達斯的頂尖供應商。

值得關注的是,近9年來,得益於業績的持續增長,申洲國際股價翻了60倍,是目前服飾產業中投資回報最高的集團。據福布斯官網數據顯示,優衣庫、耐克和阿迪達斯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廠申洲國際老闆馬建榮,目前身價為70億美元(約合480億人民幣),成為國內服飾零售行業首富,在總榜中排名第199。申洲國際能做到這個地步究竟有何秘密?

國企“私有化”

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創建於上世紀80年代末,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針織品業務。

這家公司成立之時,由於當時經濟薄弱,寧波北侖區政府為了解決本地就業問題,內引上海國企,外聯澳大利亞僑胞,由北侖區第二工業局(50%),上海針織二十廠(25%)及在澳大利亞從事服裝貿易的葉立培(25%)共同投資籌建合資設立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並於1987年12月28日正式立項。

1990年,馬建榮的父親馬寶興被申洲國際引入擔任副總經理。馬寶興13歲就到上海紡織廠做了“童工”,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去日本學習的機會,回來後就成了技術骨幹,曾任上海針織二十廠技術副廠長兼餘杭臨平針織廠副廠長,是紡織行業的專家。

馬寶興願意去寧波,主要是能給孩子們上城市戶口,方便以後上學當工人。當時申洲的資金並沒有到位,而且因為碰上了全國通貨膨脹,廠房建設還欠下了債,沒有退路的馬寶興想辦法從中國銀行北侖支行貸出了300萬,才讓申洲織造真正啟動。

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首批日本客戶參觀申洲 來源:北侖新聞網

或許因為有區政府的參與,申洲國際從廠房建設開始就開始建設汙水處理池,這方面也得申購國際的持續投資。節能減排除了節約成本,也有助於提高申洲國際在品牌方的評級,從政府手裡拿到更多出口配額。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申洲國際迎來了重大轉折——管理層收購。三方股東把股份轉讓給馬寶興一家,同樣從學徒做起,在工廠中待了近20年的馬建榮拿大頭(46.62%股權),開始掌管申洲國際。也是在1997年,申洲國際20天如期交付了優衣庫35萬件加急訂單,拿下了與優衣庫長期合作的機會。

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馬建榮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申洲國際穩紮日本市場,與優衣庫、伊都錦、伊藤洋華堂及日本賽施麗公司等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和零售商建立業務關係。2001年,申洲國際創國內針織行業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利潤總額三項第一。2005年,申洲國際在港交所上市。

逆週期生存之道

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上圖是申洲國際2002年以來的營收及利潤率情況。從數據中可見即使是經濟危機、外貿萎縮、產業轉移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下,申洲國際的發展也比較穩定,利潤率整體上也是穩步上升的趨勢。

總結十多年的財報信息,申洲國際的經營策略主要有4點:以日本市場為核心,逐漸將業務拓展至歐美市場;調整產品結構,專注於利潤率較高的運動類產品;服務行業頭部客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長期技術研發及開新產品的能力。

1. 從日本到全球

日本市場是申洲國際起家之地,2002佔其銷售額的92.5%,上市之後,申洲國際開始有意加大其於歐美市場的銷售力度,藉此儘量避免本集團目前依賴單一市場的情況。這一全球化的進程,也與中國市場出口配額逐步開放同步。

申洲國際多次提到日本市場是其核心市場,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日本市場為其業務的穩定發展起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到現在,申洲國際出口金額位列中國針織服裝出口企業排名第一位,也在中國出口至日本市場的針織服裝製造商中列第一位。

不過看目前的市場份額,中國市場的需求將逐漸成為申洲國際的業績穩定器。

2. “重倉”運動服飾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直接帶動了中國運動消費市場的發展。基於對北京奧運會會帶來運動服裝的需求大增的預判,以及運動服裝相對更高的利潤,申洲國際開始開發運動服裝市場。

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2003年,申洲國際主要品類還是休閒服裝,客戶主要是以優衣庫為代表的日本零售商。在開始生產運動服裝後,申洲國際與耐克、阿迪達斯、彪馬、迪卡儂、美津濃等運動品牌開展業務。從2006年開始,申洲國際的內衣業務也逐漸有了規模。

3. 抱緊大客戶,產品高端化

申洲國際的前五大客戶銷售佔比非常穩定,基本維持在80%~85%區間,目前其服務的耐克、阿迪達斯和彪馬等,都是行業頭部的運動品牌。

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2007年,申洲國際為耐克、阿迪達斯建設的專用工廠投入使用後,其比賽類別運動服裝較快增加,也申洲國際高端產品的佔比。服裝代工算是真正的“以銷定產”,抱住最大的兩條腿,不管誰贏,申洲國際都不會輸。

4. 長期投入技術研發

2003年申洲國際開始自主研發面料,根據客戶的設計及功能性的要求,研發製作相應的面料並生產成衣。截至2017年,其擁有約246件專利,其中新材料面料專利有90件,生產過程中對設備工藝改造創新的相關專利有156件。申洲國際估算,其年均25個系列專利會轉化為產品,大約有625件新產品。

外貿代工廠都做不好自有品牌,這是基因問題,也因為代工廠會受到較多的產品專利限制,往往代工業務利潤越高,相對而言自有產品就越沒有競爭力。申洲國際不作核心的體育服飾,想必是因為產品設計很多都被品牌方買斷了。

服飾“富士康”,資本市場冰火兩重天

其實,申洲國際的發展沒有什麼故事性可言,概括而言就是準確判斷行業發展局勢,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進和設備投入,慢慢積累自己的優勢。

阿迪、耐克、優衣庫的中國工廠造“首富”!

由上圖可以看出,申洲國際的毛利率呈上升趨勢。在大方向上,2013年前後申洲國際受到關稅和廉價勞動力的誘惑,把產能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擴大海外生產規模,降低了匯率波動帶來的業績影響。毛利率呈上升趨勢跟產能向東南亞轉移是同步的。

另外,就像富士康受到蘋果影響一樣,服裝代工廠也受品牌方的影響。在時尚運動化及可持續消費影響下,快時尚品牌增速見頂,基本都開始出現庫存問題,總體上運動品牌要比快時尚品牌發展得更好。優衣庫及耐克、阿迪等品牌發展都不錯,因此也帶動採購量上升帶動申洲國際業務穩定增長。

申洲國際的另一優勢在於該公司在針織領域形成了面料生產與成衣製造的垂直生產能力,把工序都放在一個園區,縮短產品生產週期並減少不確定風險,就如ZARA在快上無人可及,這種快是供應鏈的全鏈路掌控上。快速而穩定的履約能力不僅會被品牌方優先選擇,還能成為議價的砝碼。

把一個點吃透,這就是申洲國際的秘密了。

想要查看更多紡織求購,現貨,尾貨,二手設備信息歡迎微信搜索“棉棉網小程序”或關注公眾號“棉棉網微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