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处才是生活》——寻找自己最舒适的步伐

去年的夏天认识了一位小姐姐,记得第一次和她见面时我问了她住在深圳的什么地方吗?

小姐姐说她在科技园上班,在关外住每天还挺奔波劳碌的,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不考虑就住公司附近吗?她坚定的回我话说不搬了,虽然一个人上班累但我会早早的起床,在很多人还在被窝时迎着朝阳出门,赶时间时会脚步匆匆,不赶时间会让自己步伐慢下来,整个人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也只有这种放空下的状态最觉得舒适。

小姐姐话音刚落时我也没多思考,只是觉得这样长时间了身体吃不消。一直我最近阅读了《闲暇处才是生活》这一本书时才发现原来我所理解的悠闲应该就如小姐姐这样的生活,我们在这个充满钢筋水泥的一线城市里努力的去寻找自己最舒适的步伐。

《闲暇处才是生活》——寻找自己最舒适的步伐


很多时候加班回去的夜晚我一个人总是会在思考,难道我们很多人的生活真的是毫无目的的往前走?然后等自己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原来去年或者是今年的我一路匆忙只是来过?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去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去体会这个世界最真实的馈赠。

今年的10月份换了项目,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才发现原来我的周末可以这样尽情享受一个人,或约上三三两两的朋友去散步,看书,放风筝,去开心,去真实的感受这个世界所给的喜怒哀乐才发现自己还挺喜欢这种生活的。

《闲暇处才是生活》这一本书是某出版社精选了梁实秋《雅舍》等很多的文章分享给我们。梁实秋先生在中国属真正懂生活、会生活的人,他将自己的屋子称为雅舍,在雅舍之中,他给我们分享了自己谈吃,谈生活,谈文学的理解。

当然,在他的理解里也不觉得“文艺”是一种通病,在他的理解里文艺,才有优雅,因为优雅,才有闲暇。无所事事的闲不是闲暇,而是空虚,有情有致的闲才是闲暇,才有味道吧。

《闲暇处才是生活》——寻找自己最舒适的步伐


在阅读这一本书里给我透露出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怀闲暇自优雅的气息。而我所理解的这样的闲,是当一个人可以在工作中轻松的得到了身体的休憩,也能得到了心灵的休憩,甚至在这种闲而有序的休憩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每次遇见这种类似的问题时,我身边的人往往都在会讨论说如果一个人精神上的升华,比较完美的状态是我们在日后的日子里反过来会提升我们的工作中的能力了吗?往往你开始思考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时,我们才开始想这些所谓的忙碌也应该也是有闲淡、平和的心态而事事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时候吧。我所羡慕的闲不是目的,而是当我们闲出生活品质才是目的。

“闲”在我看起来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闲,而是我刚学会思考时才发现自己晚睡晚起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常态。这种早睡就被戏称“老年人生活”。但实际上,一旦早起,这一天就会变得比较长,可以做的事也是比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