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年终奖,一套房可折现

离过年没几天了,这件事大家都很关心:年终奖。

见过奖钱的,见过奖车的,见过奖物的……但是,见过奖一套房子的没有?前段时间,浙江兰溪有家企业给员工发年终奖,有人竟然被奖了一套房子!

这是怎么回事?从中可以看出些什么?我们今天要来聊聊这事。

究竟是谁,奖到一套房?

究竟是哪家企业,奖员工一套房?这个员工又是谁?

这家企业名字叫万舟集团,位于兰溪经济开发区。

员工名叫吴建锋,身份是万舟集团技术研发品管部主任,福建人,2014年到兰溪工作。

除了他之外,还有5名高管获“个人突出贡献奖”,获轿车一辆。

别人家的年终奖,一套房可折现

△这家企业的部分获奖名单

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呢?也有奖,比如说优秀管理干部、发明创新奖、十佳员工等等,总共有200余人获奖。

要是人家已经有房有车,那怎么办?

这家公司还说得挺干脆:没关系,可以折现。

吴建锋获奖的这套房子,预估价值在50万元以内。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家企业对员工是真心诚意。至少不像有些企业老板,到了年终,就时不时琢磨一件事:奖多一点倒是没问题,要是人家拿了年终奖后,却跳槽了,岂不是人财两空?

早年时,甚至有企业老板出了这样的“怪招”:为了留住员工,企业会把员工每个月的工资都扣一点,再加上应该要发的年终奖,年过完开工时,要是这个员工还来上班,等年初招工季过了,再把这些钱一起给他。

当然,这种抠门的套路效果不怎么样,有些老板甚至因此惹来了法律纠纷:虽说本心并不是想扣员工工资,但这种做法还是等于实际扣了,一旦被告,只要员工拿得出确凿证据,铁定会输官司。

所以说,发年终奖的背后,其实也是有不少学问的。发得好,皆大欢喜;发得不好,员工憋气,老板难受,还可能要上法庭。

那么,年终奖该怎么发?

发年终奖,法律有哪些规定?

先来谈法律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年终奖是不是必须发?

这个不一定。

这是因为设立年终奖,主要为了奖励并激励员工,法律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发年终奖。分几次发,发什么,发多少,这方面单位有自主权。

但凡事都有“但是”,有这几个“但是”值得注意:

第一、如果单位与员工就年终奖发放有约定的,必须按约定发放;

第二、如果把发放年终奖写入企业规章制度,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发。

别人家的年终奖,一套房可折现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能明明规定要发,结果却决定不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员工一告,单位官司就要打输;二是发放要公平,不能因为其他原因,有人发,有人不发。

也许有人想钻空子:到时候把企业规章制度一改,是不是原先有,改了之后就可以不发呢?那不行。

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如果要修改公司福利等涉及员工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平等协商,做出决定时应当公示并告知劳动者。

要是没经过员工协商同意,就算偷偷改了企业规章制度,因不发年终奖被员工告了,打官司还是要输。

如果真有人用了这些违背法律规定的“办法”,除了被告之后官司会输外,还会被人这么评价:扣扣索索,小里小气。

别人家的年终奖,一套房可折现


现在人才究竟有多重要,经过党委政府的大力倡导,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了。但对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态,有些人有时候还是不大明白。

人才只能帮助人们提高成功的几率,并不能保证有他在,就一定能彻底消灭失败。

最后再聊一下这家企业:万舟集团是生产棉坯布,听起来好像产业很传统,但人家能引进人才,对产业进行改造提升,2017年就实现了销售额23亿元。这能说背后没有对人才采取正确态度的原因吗?

所以,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该大方时,一定要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