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

提起家鄉的饃,總有一種親切感。

家鄉人蒸饃從來不用買的發酵粉,每次做饅頭都要留下一小塊麵糰做酵頭(跟饅頭一樣大小的麵糰)。和麵之前要把這塊麵糰用手掰成小塊,溫水泡發,加入麵粉攪拌均勻和成麵糰,然後放入面盆,讓其慢慢發酵,大概二三個鐘頭就發酵了。天冷的時候,把面盆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起來,擱在熱炕上,捂在被窩裡,或放在灶膛上,大概一下午的光景麵糰就發酵了。待麵糰發起後,搓條切塊,揉捏有形,入籠蒸之。以此技蒸出的饃,又暄又大,又白又甜,熱氣騰騰,飄散著一股小麥面的清香,非常誘人。

家鄉的味道

家鄉人蒸饃總是與眾不同,有用糜面做的糜面饃,用高粱做的高粱饃,豌豆做的豆瓣饃,玉米麩皮做的窩窩頭,用蕎麵做的蕎麵饃,玉米麵做的鍋撻撻,面裡參上苜蓿菜做的菜饃。家鄉的饃,有誘人的香味,真可謂看在眼裡有形,吃在嘴裡有味。

家鄉的饃,有種家鄉的味道。頓頓離不開饃的家鄉人,不僅對饃情有獨鍾,而且在吃法上,也把這普普通通的饃吃到了極致。家鄉人在家招待客人,不管是捏的餃子,還是擀的面,吃飯時都不忘端一盤饃放到桌上。

家鄉人即使在外邊吃過了七大碟子八大碗,回到家總還要拿塊饃,再讓舌尖過個癮,唯有嚥下最後這幾口饃,心裡方覺著滋潤、舒坦。饃對家鄉人來說,已不完全是物質上的需要,而已成為一種精神上的安慰與寄託。

家鄉的味道

吃家鄉饃長大的我,儘管離開家鄉已多年了,可骨子裡,依然根深蒂固地沿襲著家鄉人愛饃、嗜饃、離不得饃的生活習慣。閒暇之餘,經常在家裡親自和麵發麵蒸饃,

家鄉的饃是美好生活的象徵,是喜慶的代表。常因用途不同而做法各異。

家鄉的味道

神饃,至尊至貴,主要用於奉祀天地和祖先,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禮儀出於富足,神饃緣於富裕,其造型優美,體型巨大,用料講究,做工精細。做這類饃,得請左鄰右舍的能幹巧婦幫忙助陣,否則有褻瀆神明之嫌。神饃要做出仙桃形狀,要求主體、桃嘴一氣呵成,栩栩如生,其傾斜度要自然,著色淡雅適度;腰部的圖案多為菱形,天地厚德,載育萬物,奉祀天地要的是皇天后土長長久久,人與萬物週而復始。奉祀祖先,為的是香火綿延,蔭及子孫,平順安康。

家鄉的味道

飥飥饃是祭奠灶神的供品。此饃為烙制而成,呈圓形,因形狀似古代秤砣而得名。灶神作為玉皇大帝派往人間的監察御史,與千家萬戶朝夕相處,心底善良,秉性隨和,奉祀灶神的饃俗稱託託饃。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烙此饃,敬奉灶神堂前,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上天去領取家中每一個孩子的口糧,保證年年風調雨順,月月沒有饑荒。此饃一“圓”,意在勸告灶神將相關事項辦得圓圓滿滿,不得有一差二錯,取“厚”,相信灶王爺是厚道之神,大人不記小人過,不會節外生枝;取“甜”,希望灶王爺不言則已,一言即甜言蜜語。

家鄉的味道

禮饃。為春節等節令親友間相互走動拜訪所帶禮品。出門的女子看望老孃,外甥看望舅舅,姐們間相互走動等。禮饃的形體小於神饃,造型似蝴蝶結形居多。它是將麵糰先搓成條形,在壓扁,從一端捲到另一端,最後在中間用筷子順手壓一道渠即成。寓意親友間情深意長,綿延不斷,希望相互常來常往。

家鄉的味道

回門饃。別具一格,高貴典雅,體面大方。饃的行體呈平底穹頂,肥肥胖胖,又圓又大,實實在在,白白淨淨,單個重八兩到一斤。為青年男女新婚後新媳婦女婿首次回孃家隨帶禮品。寓意新婚男女愛情圓滿甜蜜,純潔高尚;表達男家父母情深意重,兩家結親就是一家人的意念。

家鄉的味道

曲連饃,為夏忙後外婆給外孫送影肚陪帶禮品。它形似手鐲,環外帶小尖嘴。嬰幼兒帶在手腕上,即可當做玩具耍,還可啃著吃。其做工考究,外黃裡香。

如今,饃文化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家園的流失或失守,總會令人有種難以掩飾的惆悵在心頭。

家鄉的味道

作者簡介:高聯社,男,1965年8月生,武功河道人,1983年11月入伍,1984年7月曾參加中越自衛還擊作戰。畢業於南京炮兵學院、石家莊參謀學院,曾在駐滇某部服役,懂軍事、會政工,為基層部隊“軍政雙優,技指合一"複合型人才。現為雲南昆明市某政府機關公務員,從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

個人信條:吃自已的飯,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老子,不算是好漢。

信奉的是: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月是故鄉明,水是家鄉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