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权限滥用,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

对于我们来说,隐私泄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短信和骚扰电话。你永远不知道你泄露的隐私也许会在某一天,成为你踩上某个莫名奇怪的坑的原因。

敏感权限:获取手机号码、IMSI、IMEI、MEID、手机型号、读取用户GPS位置信息、读取手机通讯录、获取通话记录、拨打电话、发短信、修改联系人、调用摄像头、改变WLAN状态及录音等权限。

普遍过度请求权限的app类型

金融/社交/地图导航...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考欧盟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条例,《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欧盟监管新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定,欧盟消费者将有权知道自己的哪些数据被社交媒体公司保存了下来,并有权要求删除这些数据。新规实施以后,违规公司最高可能面临全球年收入4%的巨额罚款。

app权限滥用,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

欧盟新法规意在保护欧盟公民免受隐私和数据泄露的侵害。相比此前法规,新法规增加了域外适用性,即凡是涉及收集、处理欧盟公民信息的企业均需要服从这一规定。如果为非欧盟企业,需要在欧盟任命一名代表对此负责。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QQ国际版已从2018年5月20日后不再为欧洲用户提供服务。外界分析,腾讯这一做法就可能与欧盟将于5月25日生效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有关。

此外,这些年来,欧盟对很多科技巨头开出过金额不小的罚单,谷歌、微软、Facebook等众多科技巨头都被欧盟罚过,其中就有因为违反隐私保护条例的罚款。

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

1. 不随便注册软件,从自身需求出发,尤其是社交和金融领域,在app请求权限时一定要看仔细。

2. 不使用简短且重复一致的密码,比如说小编常用固定密码后面加上app的名称,比如"123456+baidu",这样当某一天我收到相关垃圾短信,我就能大概知道它可能是从什么渠道泄露了出去。

3. 不将个人关键隐私信息分享到公共空间,如家庭地址/身份证号及家庭成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