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白起是秦國的一員猛將,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被人譽為戰無不勝的王者。在他的文物韜略幫助之下,秦國才能從一個邊陲之國禮樂制度都相對來說非常落後的國家崛起,慢慢地開始打開中原地帶的市場,並且最後橫掃六國,平定中原。

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所以小編認為,一個國家能否成就一番大事業,最主要還是人才用得好不好,像白起這樣的能人,就給秦國帶來的是錦上添花的效果,這對我們後來的人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白起出生的時間是在戰國時期,那時候秦國還只是一個實力比較落後的國家,雖然經歷過了商鞅變法,但是在一些制度方面,還是很難和齊國、楚國這樣的國家相比的。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人才。而白起後來就成為了這些人才中的佼佼者,他輔佐了秦昭襄王的統治,在他征戰四方的三十七年裡,沒有輸過一場重要的戰爭,只要在戰場上聽到他的名字,就讓敵人聞風喪膽。

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說到白起的發跡還是要追溯到秦國對於韓國的一場戰爭中,因為這樣戰爭,第一次使得白起嶄露頭角、鶴立雞群。那時候,白起還只是一個小人物,跟隨著秦國的大將四處打仗。秦昭襄王十四年的時候,準備舉兵攻打韓國。大家都知道到了戰國的時候,晉國分裂成了三個國家,分別是韓國、趙國和魏國。雖然這三個國家老死不相往來,處在接壤的地區,三者戰事也不斷,但是其實還有由於淵源的關係,並且如果韓國真的被秦國給攻陷了,估計其他兩個國家也沒有什麼甜頭可以吃,於是,秦國在攻打韓國的時候,魏國決定出兵幫助韓國。

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由於韓魏聯兵,加上秦國處於進攻地位,這使得秦國的攻擊之路走的特別坎坷,處於久攻不下之勢。在這時候,秦國的丞相魏冉給秦昭襄王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白起。白起接過了膽子,畢竟是個無名之卒,他頂著巨大的壓力來到了前線。在瞭解過局勢之後,他決定棄用之前那位將軍的戰略,採用新的攻打方式。他選擇用小部隊前去敵人正面戰場誘敵,然後把主力繞後等到合適的時機再一舉包圍敵人。他的計策很快起到了作用,敵人成功中計,此番戰爭之後,他一舉剿滅了地方24萬兵力,並且還俘獲了敵方戰將。白起憑藉此戰一戰成名,秦國不少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另外一場有名的戰爭就屬於長平之戰了。秦國在有大將白起的幫助之下,攻打了越來越多的國家,並且都取得了勝利。此時趙國經歷了變法之後,實力也慢慢變強,與秦國不相上下。秦國如果還想繼續入土中原,打開局面,與趙國的這場戰事就無可避免。這一次,秦國派出的還是大將白起,白起的盛名早已傳遍了各國,趙國的國君聽到白起帶領著秦軍來攻打趙國,內心十分害怕,但是別忘了趙國還有一個大將廉頗。於是兩位厲害的人物就有了正面對決的機會。這一戰就打了有三年之久,各方勢均力敵,結果趙國的國君看到打了三年還沒有分清勝負,就貿然把廉頗撤下,換成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結果白起還是運用了自己擅長的包圍之術,攻破了趙括的防線,一舉活埋了40萬戰俘。

戰國的戰神,三十七年攻無不克,令人聞風喪膽

白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有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能夠為國效力的能人幫助,一個國家才能繼續煥發生機和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