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从渤海之滨到武夷山下

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从渤海之滨到武夷山下

阻击战是防御作战的一种,目的是阻止敌人的增援或逃跑,以保障主力歼灭敌人或掩护主力展开或转移。阻击战通常是伤亡大、损耗大但战果小,被称之为“啃骨头”,是为最终胜利而默默牺牲的最艰巨任务。

在解放军众多的部队中提到打阻击的王牌,就不能不提赫赫有名的阻击战专业户——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这支部队历经多次阻击作战的考验,更是将阻击战战术提升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高超境界。

这支英雄的部队,就是成立于渤海区。

1947年3月,渤海军区第七师(即渤海军区编成的第二个七师)、第十一师奉命组建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十纵队,转入外线作战。这支部队由宋时轮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第十纵队三个师全部由渤海子弟兵组成,先后参加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福州战役和金门战斗。

十纵成军之后,就接连在莱芜、孟良崮、鲁西南诸战役中都担负了阻击任务,豫东战役中的上蔡阻击战,更是十纵战史上堪称经典的一战。

1948年5月,华东野战军主力由濮阳等地南渡黄河,准备协同由河南东部北上的陈(士榘)唐(亮)兵团,寻歼位于鲁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但国民党军察觉了解放军的企图,迅速向鲁西南地区集结了约11个整编师的庞大兵力,因此当6月15日,陈唐兵团主力进至通许、睢县、杞县之间后,华东野战军首长抓住战机,果断改变决心,命令陈唐兵团就近攻取开封。

6月16日,陈唐兵团开始围攻开封。国民党军立即调集多路援军驰援,其中胡琏兵团由驻马店北援,胡琏在国民党军中素有“猛如虎狡如狐”之称,是国民党军嫡系部队中著名的战将。

华野军十纵接到命令务必于17日上午赶至平汉路东、上蔡以北布防,将胡琏兵团阻止于洪河以南。十纵接到命令时已是下午14时,到规定的次日上午9时还不到20小时,而驻地距上蔡约90公里,十纵兼程急进。

午夜前后,十纵得知胡琏已占领上蔡,且整编第11师大部已渡河向开封前进。十纵司令员宋时轮判断只有进攻上蔡的胡琏兵团指挥部,造成“围城打援”的假象,吸引整编11师回援,才能牵制胡琏无法增援开封。

17日上午9时,宋时轮率十纵第29师按时到达预定阻击地点上蔡城郊,部队进攻势头相当猛烈,迫使胡琏命令整编11师掉头回援。在激烈的战斗中,十纵战士整班整班牺牲在阵地上,迫使整编11师付出了巨大代价,到20日胡琏眼看开封守军已被压缩到核心阵地,被最后消灭只是时间问题,而自己还在上蔡,远水救不了近火,只得退回汝南,彻底放弃了驰援开封的企图,至此十纵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23日解放军占领开封,整个中原战局也为之一变。

上蔡阻击战是十纵第一次和国民党精锐部队正面对抗,在已经失去先机和预定战场的不利情况下,果断改变策略,以围魏救赵攻其所必救的战法成功吸引敌援掉头回援,成功顶住了国民党军的猛攻,在战火硝烟中得到了组织实施阻击战的宝贵经验,也为日后成为解放军中最著名的阻击专业户打下了基础。

1948年6月下旬起,十纵参加瞧杞战役,于杞县东南桃林岗,顽强阻击五昼夜,给国民党军第5军以重创,保证野战军主力歼灭区寿年兵团。9月,参加济南战役,和兄弟部队一起经8昼夜激战,解放济南城,第85团第5连战后被授予“济南连”荣誉称号。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先在徐州以东阻援,保证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继而又参加合围和聚歼杜聿明集团。

1949年1月,于苏北涟水以第28、第29师各一部组建第30师。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0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朱绍清任军长,陈美藻任政治委员,萧锋任副军长,吴肃任参谋长,吴嘉民任政治部主任。28军下辖82师、83师、84师。82师的前身是渤海军区的第二个7师,1949年2月改编为第3野战军第28军第82师,参加金门战役的正是这支部队。

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于江阴以西登陆后,解放戚墅堰,切断京(南京)沪路,连克宜兴、长兴、吴兴,歼国民党军1.1万余人。5月,参加上海战役,攻克太仓、嘉定、罗店等城镇,协同兄弟部队解放吴淞,歼国民党军8700余人。7月,进军福建,至10月,参加福州等战役,解放闽清、福州和平潭、大小峪岛等岛屿,该军第247团第8连战后被授予“大练岛连”荣誉称号。

1949年底,28军驻防福建前线,执行剿匪等任务。1952年5月,第28军归福建军区领导。1969年11月20日换防山西侯马。1985年换防山西大同,第84师撤销。

1998年9月,第二十八军(集团军)番号撤销,其所属第八十二师改为步兵第八十二旅(其前身为渤海军区第二个七师),所属第八十三师(其前身为渤海军区第十一师),改为山西省军区预备役第八十三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