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摘要:从承包商视角下将前景理论引入不完全信息演化博弈,得出了治理注册建造师执业不良行为的充分条件及影响因素;在充分考虑双方利益相关性的条件下引入薪酬激励,构建了薪酬变动对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建造师诚信执业的成本前景值要小于处罚风险、声誉与经济损失和不良行为收入的前景值之和,并且小于因诚信执业带来的外部性收益;若不能形成诚信执业与监管成本的恰当心理感知,将无法杜绝不良行为发生;薪酬变动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但仅依靠薪酬激励可能形成负面影响;薪酬激励失效情况下必须强化执业过程管理与外部监督,加大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力度。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1引言

建设行业是我国执业资格制度起步最早、发展最为完善的行业之一。注册执业人员执业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建设行业的科学发展,而近几年执业不良行为频发成为当前工程领域的突出问题。据《中国建设报》网站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共查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建设工程企业7905家、注册执业人员461人,下半年共查处建设工程企业10236家、注册执业人员570人。仅注册建造师而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显示2012年因为各种不良行为被通报者数以百计。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行为贯穿了建设行业生产和交易的基本环节,不良行为使得监管、约束等非生产性交易成本大幅增加。

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不良行为的影响及治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Dane 指出特定的职业道德氛围与特定的职业不良行为相关,不良行为成因依赖于特定不良行为[1];Bowen结合南非建筑市场指出不良行为包括利益冲突、泄露机密和业主信息给第三方[2];Linda和Paul对香港建筑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执业人员需要做出职业道德决策时,将采取利己主义[3]。研究表明不良行为对工程质量有显著影响,促进建筑质量提升必须强化执业能力。很多专家认为职业规范可以减少不良行为发生,而现实中即使企业有职业规范,仍不可避免不良行为[4,5]。在中国情境下定期与非定期的检查、严厉的惩罚和监控,提升健康有序的建筑文化对于减少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是必要的[6]。以上文献从职业道德角度对执业不良行为成因、表现形式、后果以及监管方式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当前建筑市场不良行为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国内学者对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及信用缺失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孟钧认为建筑市场中存在隐藏知识行为等两类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出从信息传递机制和信用激励机制两方面来建立建筑市场信用机制[7];戴若林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了建筑市场信用系统演化过程,并预测了发展趋势[8];徐军祖和王卓甫认为遏制承包商失信的前提条件是承包商信用信息的传递机制[9];乐云指出了工程领域存在的腐败模式及特征[10];王雪青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工程领域监理寻租问题,提出通过提高监理方的失信惩罚成本,可有效减少监理方失信行为。同时从定量角度运用物元理论构建了执业资格人员信用评价模型[11~14]。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内建筑市场信用机制,并提出了遏制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解决路径。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上述成果对建筑市场信用秩序治理及制度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从理性人假设出发运用收益—成本分析或期望效用理论考虑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特征,忽视了市场主体的价值感受特征;二是孤立考虑单个市场主体的收益与成本而忽视了市场主体的利益相关性;三是市场主体的薪酬激励与信用水平不一定呈现正相关关系;四是文献大都从职业道德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很少从定量角度分析执业人员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策略交换的行为规律。鉴于此,本文将运用前景理论提出承包商视角下的注册建造师不良行为监管基本框架,寻求避免注册建造师不良行为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而考虑承包商与注册建造师之间利益相关性,探讨薪酬激励对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的具体影响与适用条件。 4结论与展望

本文将前景理论引入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演化博弈分析中,构建了前景值为得失值的支付矩阵,得出消除注册建造师执业不良行为的充分条件及影响执业水平的7个指标。由于市场主体的有限理性,上述充分条件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本文进一步解释了建筑市场中存在不良行为而缺乏治理主动性的现实悖论。考虑到承包商与注册建造师的利益相关性,分析了注册建造师在薪酬激励条件下执业行为的演化规律。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承包商积极监管条件下,注册建造师诚信执业的成本前景值要小于处罚风险、声誉与经济损失和不良行为收入的前景值之和,且小于因诚信执业带来的外部性收益;第二,薪酬激励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应适当提高注册建造师薪酬水平,但仅依靠薪酬激励并不能有效地降低不良行为发生,反而可能形成负面激励;第三,对于具有风险偏好和风险中立倾向的注册建造师,必须加强执业过程管理与外部监督,合理运用薪酬激励,加大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力度;第四,如果建筑承包商和注册建造师不能认识到外部监督的重要性与惩罚手段的严厉性,不能形成恰当的诚信执业与监管成本的心理感知,即使拥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执业行为规范和薪酬激励,也无法杜绝不良行为发生。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执业人员诚信执业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市场帕累托最优与社会和谐。本文仅从建筑承包商角度对注册建造师不良行为监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随着建筑市场信用秩序治理的逐步深入,将会对建筑市场中注册执业人员的执业信用治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薪酬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信用评价机制及信用预测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建筑市场信用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有参加2019年二级建造考试的朋友吗,我在网上无意间发现的一个网站,资源非常不错,大家可以去看下有需要的话。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前景理论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