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編者按:[藝術文化也是城市的一道亮的名片,我們將陸續系列報道這些紮根本土的藝術家。本欄目通過挖掘本土藝術家紮根家鄉的故事,用他們的藝術作品作為載體從而更好地宣傳家鄉奉化。]

奉化區,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位於浙江省東部沿海,寧波市南部,東瀕象山港、隔港與象山縣相望,南連寧海縣,西接新昌縣、嵊州市和餘姚市,北交海曙區、鄞州區。東西長70.5千米,南北寬42千米,陸域面積127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平方千米,海岸線長63千島嶼24個。奉化區地貌構成大體為“六山一水三分田”。風從海上來,清新入奉川。奉化歷史發源於新石器時代,茗山後與河姆渡同宗同脈,燦若星河。彌勒淵源,名人輩出;文人墨客,詩詞酬唱;人文薈萃,山海錦繡;古村古道,美食美景。流淌成一曲宛轉長歌,傳唱不輟。

《入情化境繪故鄉》---畫家任良波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曾記得,孩提時有一種矇朧的感覺,就是看到好看的東西要多看幾眼,有種莫名的喜歡。這種朦朧的感覺時斷時續、若隱若現,猶如孕育著的胎兒伴隨著他的成長。在他接觸到繪畫後,逐漸地明白這種感覺就是美得蔭芽。隨著年齡的増長和人生閱歷的日漸豐富,此種感覺變得愈加的強烈與清晰了。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為心聲,作品是作者心底最直接的流露。法國畫家柯羅曾說過:藝術家需要有美好的工作能力和受難的勇氣,並擁有一顆真誠的良心。他在熟知而平凡的風景中,探尋自然,感悟生活。以他的真誠,用他的畫筆,描寫他看到的,感受到的。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吾山吾水是任良波描繪的家鄉山與水的暱稱。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奉化家鄉的美景經過四季的更替,風霜雨雪的洗禮。時而吐翠露芳,時而氤氳萬千。萬物變得千姿百態,鬱郁而充滿生機。漫步其中彷彿能感受到大地的脈動和泥土的芬芳,聆聽到它們的呼吸與歡唱。這份不自覺流露的情感是澘移默化的,是強烈而充滿深情的。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任良波能享受到這份青山綠水將是幸福的。在享受和陶治之外, 任良波更願做個有心人,細心地呵護這上蒼賦予的美景,濃妝淡抹總相宜,一枝一葉總關情。任良波截取其中的一段一式,用自己的真誠去感知,去撫摸,努力讓家鄉的美景化作這份詩情畫意駐留於畫布之中。在眾多的藝術表現手法中注重於意境的營造與心境的抒發。任良波作品中融匯了一些水墨的元素,使之與中國傳統人文的精神品格相吻合。逐漸形成了自然清新,寧靜抒情的畫面格調。沒有華麗的色彩,恢宏的場景。小而平淡的風景,因為有了作者情感的真誠投入,似乎有了思維的語言,有了意境和情調,畫面也顯得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當有知音!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任良波筆下的故園一是外婆家、姥姥屋,是祖輩們棲居之地,也是我們兒時的樂園。它對我們而言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切。隨著時光的流逝,其原型已逝去或即將逝去。留下殘瓦頹垣,斑駁陸離的色彩,似在傾訴歷經歲月滄桑後的辛酸與痛楚。一個門環抑或一段殘壁,都會有一段往事,說不盡道不完。那份凝聚著無數勞動者智慧與汗水,沉澱的略帶傷感的鄉情,已成為一種文化的符號。雖然顯得苦澀、無奈,但它淳樸、溫馨。任良波賦予它暖的色調,厚重的色彩,樸素的語言,非常的符合傳統油畫的意蘊。肌理的運用,拓展了畫面的表現力,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同時也拉近了畫面與觀者心靈間的距離。那份常在不經意間流露的情感,彷彿是時間與思緒的延續。織機化彩,這個勾人魂魄的符號將在畫布中永存。面對充滿濃濃的鄉土情結和人文關懷的畫面,相信有共鳴。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二《入境化情繪家鄉》記畫家任良波

藝途漫漫,情歸何處。任良波把兒時那種莫名的喜歡,已變成對家鄉奉化真誠的熱愛,從不知所以然的塗鴉,到興趣愛好,進而進入職業生涯。

境由心生,入情化境。遊藝聞道猶如品茶問禪,他將不斷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