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在這片廣袤的黃土地——記“西安青年科技之星”薛強

紮根在這片廣袤的黃土地——記“西安青年科技之星”薛強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科研人員大多是在辦公室或者實驗室工作,但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高級工程師薛強,卻每年有6個月以上的野外工作,披星戴月,風餐露宿,歷經艱險。

陝北黃土高原是我國地質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地區之一,地質災害已經成為制約陝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薛強自碩士畢業便紮根在這片廣袤的黃土地上,致力於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與風險評估方面的研究工作。10餘年來,他主持或參與了“延安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陝西省重要城鎮地質災害調查”等10餘項國家地質調查專項、科技支撐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為了系統查明陝北黃土高原區地質災害發育分佈規律,破解黃土地質災害防治中的重大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多年來,薛強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進行野外工作。

針對地質災害預警難的問題,薛強建立了面向斜坡單元的黃土地質災害早期識別和精細化預警模型,建立了多處滑坡自動化專業監測站,並應用於陝北黃土高原區地質災害防治。2014年5月,延安市持續降雨,薛強趕赴現場對滑坡進行調查,發現險情後,他及時向甘泉縣國土資源局發出災害預警信息,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群眾緊急撤離。災害發生後,結合調查與監測結果,他向甘泉縣人民政府提出了“分級削坡+護坡擋牆+截排水+植被恢復”的應急治理方案,並得到採納,保護了受滑坡威脅的170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薛強主持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在延安寶塔山滑坡和子長縣閻家溝滑坡防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基於野外調查和監測結果,對寶塔山斜坡危險性進行了正確研判,寶塔山滑坡發生淺表層局部滑塌的結論在2013年7月延安極端降雨條件下得到驗證,並在滑坡發生後,及時進行應急調查和實時監測,以科研人的專業知識指導了寶塔山景區救災工作,避免了人員傷亡,降低了經濟財產損失;基於監測成果,開展了閻家溝滑坡降雨與變形的耦合研究,提出了閻家溝滑坡治理措施建議並得到採納,有效阻止了滑坡體的變形加劇。另外,薛強主持完成的山區城鎮地質災害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提出並總結形成了一套大比例尺山區城鎮地質災害調查與風險評估技術方法體系,為城鎮化建設和減災防災提供了技術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