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東 看臨潼——寫在臨潼區“兩會”閉幕之際

西安東 看臨潼——寫在臨潼區“兩會”閉幕之際

渭北現代工業新城建設初具規模,全域旅遊向“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持續縱深,秦嶺違建徹底整治,三大攻堅初戰告捷……西安以東,這座曾以歷史閃耀世界的城市,如今以迅猛的發展速度再度亮相人前:預計2018年生產總值完成240億元,增長8.6%,位居全市第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6億元,增長12%,位居全市第2;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0億元,增長10%,位居全市第1。數年蓄積,一朝薄發。臨潼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和勢不可擋的發展勁頭,向外界力證——

西安以東,還看臨潼。

過去這一年,臨潼優化發展模式,全面實現經濟超越。臨潼持續強力推進項目建設,規範項目管理,改善營商環境。建成全市區縣首家辦稅服務廳,在全市率先組建PPP項目管理中心,項目入庫數、簽約額均排名全市區縣第1,打造了PPP項目建設管理的“臨潼樣板”。招商質量不斷提升,全年簽約項目2380億元,其中合同項目254億元,與恆大、綠地、海爾等6家世界500強企業牽手合作,“城市合夥人”質量不斷提升。改革創新走向深入。紮實推進“三大新政”,全年落戶8000餘人,培育眾創空間36個,新增市場主體27616戶,全市區縣排名第1。

過去這一年,臨潼推動產業轉型,全速增強區域硬實力。全域旅遊持續發力。兵馬俑景觀公園建成開放,兵馬俑第二停車場投入運營,景區建設取得實效;大型史詩舞臺劇《秦俑情》全球首映,“驪山最美環山路”被評為全市十大精品旅遊線路,旅遊品類日益豐富;高標準完成旅遊假日接待,全年無間隙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渭北工業新城秦王一橋改擴建項目建成通車,秦王二橋主橋全面建成,園區功能不斷完善;引進青島啤酒等工業項目25個,雪豐製冷等22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全區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均排名全市區縣第1,發展後勁日益增強。

過去這一年,臨潼強化城市建設,全力激活城市生命體。地鐵9號線7座站體封頂,108國道全線貫通,實施棚戶區改造10個,基礎建設提速升級。按照“四個徹底”要求,徹底整治違建122處6.3萬平方米,高標準復耕復綠113處7萬平方米,秦嶺違建整治徹底。繼續實施“三年植綠大提升、森林城市看臨潼”活動,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07天,生態環境大幅改善。建立扶貧“紅黃綠”預警督戰機制,發展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增收,轉移就業、危房改造、易地搬遷,實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發動社會扶貧力量,榮獲“互聯網+社會扶貧”全省先進。

2019年,臨潼還將強力推進“十大產業片區”“十大重點工程”“十多條連接西安主城區的主幹道工程”和“連接‘十大產業片區’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設,深入開展“三年植綠再提升、森林城市看臨潼”活動,積極踐行“國際級景區、五星級服務”理念,大步向前,奔跑出追趕超越的“臨潼加速度”。

融產業 激活經濟發展強動能

旅遊產業方面,臨潼將推進兵馬俑景區俑陵一體,深化驪山華清宮一體化經營,打造麴江臨潼世界級旅遊度假區,提升核心景區;實施“旅遊產業倍增計劃”,打造御溫泉酒店集群,加快民宿經濟發展,豐富旅遊產品;構建“互聯網+旅遊”智慧服務體系,嚴厲打擊旅遊市場亂象,做優旅遊環境。工業產業方面,將打造渭北工業新城工業發展核心基地,壯大代新工業園機械加工產業集群,提速工業園區發展;積極對接總部經濟企業,開展全產業鏈招商,逐步優化工業結構;採取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工業發展,對規模以上企業“一對一”服務,實施企業幫扶。農業方面,將發展相橋富硒農業,做大做強西優番茄育種,推動恆大高科技農業項目落地;編制農業專項發展規劃,支持採摘、體驗、觀光農業;強化與農業科研院所合作,實施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優化農業服務體系。

深改革 重塑城市開放新氣質

臨潼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在推動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根本轉變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物流經濟、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力爭全年引進世界500強企業2家以上,簽訂合同100億元以上。同時將深化行政效能革命,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進“一網通辦”;當好“金牌店小二”,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全力推動100個區級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以優質的服務推動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上,臨潼還將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強與高校的合作,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完善“雙創”服務平臺,培育創新創業新動能;充分利用渭北雙創科技園、科研院所技術優勢,打造臨潼科創新高地。

護生態 舒展森林城市高顏值

臨潼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決打好“青山、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要。編制秦嶺保護規劃,強化秦嶺保護機構職能,加強重點管控,提高綠化水平,縱深推進驪山保護,打贏青山保衛戰。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汙水防治,改善水系環境,持續深化河湖長制,打贏碧水保衛戰。完善大氣汙染防控預警平臺系統功能,加強基層網格員隊伍建設,綜合實施“減煤、控車”等六大措施,鐵腕治理大氣汙染,打贏藍天保衛戰。紮實開展耕地保護和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汙染,推進“大棚房”等土地違法整治,打贏淨土保衛戰。

暖民生 打造親和包容宜居之城

臨潼將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優化公共服務供給,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加大石榴、花椒等五大扶貧產業扶持力度,增強“造血”功能,全面鞏固脫貧質量。圍繞交通、休閒、購物等群眾需求,打造“15分鐘便民圈”。加快秦皇醫院建設步伐,優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加快渭北中學建設進度,完成8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改薄”工程,新建公辦幼兒園4所。實施“名師引領”工程,努力讓每位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校。加快書香之城建設,年內再建設30家實體書店,陶冶市民情操,提升城市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