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灣斑海豹偷獵鏈條調查:海洋館淪為銷贓地

今年春節期間,大連長興島公安破獲一起斑海豹盜竊大案,100只被偷盜的斑海豹幼崽中已有29只死亡。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斑海豹,在渤海遼東灣遭遇了偷獵者的驅趕、掠奪、獵殺。

上游新聞記者(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仍有人在公開叫賣斑海豹,且獵殺、收購、運輸、販賣等環節日趨隱蔽。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的背後是高額利益的驅使。據悉,斑海豹產品價格從一萬元到七八萬元不等,偷獵者出海一次最多可獲利十幾萬元。

遼東灣斑海豹偷獵鏈條調查:海洋館淪為銷贓地

△斑海豹。

100只斑海豹幼崽被盜,多名嫌犯被捕

2月11日,長興島公安接到群眾舉報:在瓦房店老虎屯鎮一處養殖場內發現大量斑海豹幼崽。接警後當地警方趕赴現場,當場查獲100只斑海豹幼崽。

同時,當地警方順藤摸瓜,抓獲多名涉案嫌疑人。 據瞭解,幾名嫌疑人為長興島當地居民,曾多次駕船往返於斑海豹自然繁殖區內偷盜剛出生的斑海豹幼崽,由於該繁殖區已超出斑海豹自然保護區轄區,在較深海域內,給安防和抓捕帶工作來很大難度。

據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王濤介紹,斑海豹易馴養且極具觀賞價值,因此,斑海豹幼崽被盜後主要被銷往各地的水族館進行展演。隨著水族館在各地持續發熱,斑海豹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目前偷盜者的銷路還未查明,長興島警方則表示,該案還在進一步偵查中,嫌疑人也將在後期移送至司法機關接受審判,得到法律嚴懲。

經現場查驗確認,查獲100只被偷盜的斑海豹幼崽時,已有29只死亡。此外,因受到驚嚇,被藏匿時未得到母乳餵養,被救護的斑海豹幼崽身體非常虛弱,免疫力極差,在被安置之後又死了9只。

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王志祥副秘書長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此次共有3家農業農村部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網絡成員單位參加救助,分別是大連聖亞海洋世界共救助了35只,現存活30只;大連老虎灘救助34只,現存活30只;遼寧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救助2只,共計成功救活62只,目前倖存的斑海豹幼崽都狀況良好。

遼東灣斑海豹偷獵鏈條調查:海洋館淪為銷贓地

△倖存的斑海豹幼崽。供圖/王慶祥

偷獵斑海豹由來已久 ,手段極其殘忍

上游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次斑海豹幼崽被盜事件並非偶然,長興島地區偷獵斑海豹行為由來已久。

溫波作為土生土長的大連人,對偷獵斑海豹的行為感到十分痛惜。他告訴記者,偷獵行為在長興島、旅順地區已存在多年。此前在旅順地區的路邊經常會有張貼的小廣告售賣斑海豹產品。

另外,當地居民偷獵斑海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冬閒。這個時期正值斑海豹洄游,某些人就動起了偷獵的心思。此前由於捕撈條件的限制,也沒有那麼大的利益驅動,偷獵規模並沒有那麼大,像這一次上百隻的斑海豹幼崽被盜實屬罕見。

另一名長興島漁民告訴記者,偷獵者往往在冬天駕漁船破冰出海,其手段十分殘暴。因為斑海豹是在冰面上產崽,看到海豹在冰上的話,偷盜者就下去拿網具抓,遇到跑得快的斑海豹就直接拿棒子打倒。

遼東灣斑海豹偷獵鏈條調查:海洋館淪為銷贓地

△大連長興島結冰的海岸線。攝影/張瑩

偷獵的背後是高額利益的驅使

據瞭解,公斑海豹的生殖器也被稱為“海狗鞭”,可作藥用,被歷代醫學名家推崇為補腎固元,祛病強身,抗衰益壽之珍品,因而往往供不應求。而國際相關機構研究發現,斑海豹的一些器官並沒有任何藥用價值,“吃啥補啥”的愚昧觀念使得斑海豹被無情殘害。

在此情況下,盜獵和非法貿易,給斑海豹帶來滅頂之災,已然形成了獵殺、收購、運輸、販賣一條龍的利益鏈條,犯罪分子鋌而走險的背後是高額利益的驅使。

上游新聞記者走訪長興島當地漁民得知,每年冬天大連渤海灣斑海豹數量較多,偷獵者只抓公海豹,尺寸小的“海狗鞭”1萬左右,大的3萬元左右,“這還是島裡的價格,外面賣的更貴。”

除了售賣海狗鞭外,海洋館儼然已淪為偷盜者的銷贓地。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王濤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隨著水族館在各地持續發熱,斑海豹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斑海豹易馴養、有觀賞價值,因此,斑海豹幼崽被盜後主要被銷往各地的水族館進行展演。

大連野生動物園的資深員工李楠告訴記者,斑海豹幼崽雖然比較脆弱,但是卻很好馴化。幼崽主要是賣給海洋館進行動物表演,北方的斑海豹到南方都是供不應求。在價格方面肯定是活的更值錢,一隻六至八萬不等,還要看具體情況。而死亡的斑海豹,海洋館就會進行銷燬,或者廉價賣給博物館,製作成標本。

此外,當地漁民還透露,以前母斑海豹還顯得幸運些,但是近些年海豹少了,母的也被抓上來,賣到南方。偷獵者一般出海一次,可能會獲利十幾萬元。

遼東灣斑海豹偷獵鏈條調查:海洋館淪為銷贓地

△斑海豹(資料圖)。

專家建議:強化宣傳嚴厲打擊買賣行為

每年冬季,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會組織專業人員,組成專業隊伍,聯合公安、邊防等開展港口巡查、漁船監管等工作,向漁民進行宣傳。在日常管理中,大力打擊捕殺行為。但是保護斑海豹的工作還是困難重重。

大連市環保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唐在林接受採訪時表示,去斑海豹繁殖區現場很難做到。因為每年地點都不太確定,因氣候影響,冰排也會移動。

唐在林認為,對漁民的教育一直是社會教育中最薄弱的方面。沒有漁民的支持參與,斑海豹的保護不可能有效地推動,這方面工作做好了,就是從源頭上保證了斑海豹的安全。

中華斑海豹保護地·盤錦主任田繼光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必須打掉買賣灣斑海豹的利益鏈。由有關部門牽頭,查處各地海洋館、水族館豢養的斑海豹,收繳非法豢養的斑海豹。

遼東灣斑海豹偷獵鏈條調查:海洋館淪為銷贓地

△位於大連長興島的大連斑海豹國家自然保護區。攝影/張瑩

渤海遼東灣斑海豹繁殖區現狀

據瞭解,斑海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動物。在全球,共有8個斑海豹繁殖區,而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8個繁殖區中最南端的一個,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斑海豹繁殖區。

據瞭解,斑海豹每年11月份以後穿越渤海海峽,陸續進入渤海的遼東灣,在冰區進行繁殖,次年二三月份隨流水從遼東灣北部向南漂移,5月離開渤海。

溫波介紹,遼東灣斑海豹的種群數量在1930年大概為7100只,1979年減少到2200只左右。此後由於採取了保護措施,種群數量曾一度恢復,1993年達到4500只左右,而近10年來,遼東灣斑海豹的數量急劇下降。

另據中華斑海豹保護地·盤錦主任田繼光表示,目前中國斑海豹數量不足2000頭。

上游新聞見習記者 張瑩 發自遼寧大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