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取|學說話500首經典童謠兒歌,邊說邊畫讓寶寶早開口

容易朗朗上口的韻文是幼兒最喜愛的語言形式,包括兒歌、童謠、童詩都具有豐富的語音、無限的想象,以及精巧的押韻形式,都能夠引發孩子的感官響應。

免費領取|學說話500首經典童謠兒歌,邊說邊畫讓寶寶早開口


專為孩子設計的版本大多會以繪本呈現,優美的插畫能提供孩子想象的空間及對文字的感受,但也可能會影響孩子自由發揮及詮釋的空間。親子共讀時可以先用文字或口頭方式與孩子分享,單純領受文本的內涵,接下來再將文圖搭配著分享,體驗兩者交融的互補效果。

兒歌、童謠帶動親子游戲

兒歌及童謠除念念唱唱外,還可以設計成邊念唱、邊互動的親子游戲,例如:《打開傘》(李紫蓉)集結了十七首押韻的親子游戲兒歌,每首都有簡單易學的遊戲步驟分解插圖,例如:〈打開傘〉,父母可以邊念唱:「一二三,打開傘,走一走,看一看,雨停了─收傘!」,邊用手掌包住孩子的食指,然後張開手掌,讓孩子的指尖頂著父母的手掌,接下來用另一隻手扶著孩子的手腕左右動一動,最後父母將手掌合起來,讓孩子的手趕緊抽回。這樣的遊戲可以由父母與孩子輪流交替角色玩。

《嘿,童謠》童謠是語言和聲韻的結合。短小精煉的篇幅,朗朗上口的歌詞,輕鬆活潑的韻律,不僅能幫助孩子培養語感,體會詞彙的語音規律,更能激發孩子對語言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打開了一扇語言啟蒙的大門。

輕柔低緩的搖籃曲,熱鬧喜慶的節日時令,童稚有趣的日常遊戲,詼諧幽默的趣味生活,如詩如畫的田園牧歌。主題豐富多樣,內容貼近生活,給孩子一個五彩繽紛的童年!

在《可愛動物操》一書中,富有音樂韻味的歌謠與生動活潑的圖畫配合在一起,可以讓父母親一邊指片,一邊朗誦給孩子聽,最好能用不同的聲調,不同的朗誦方式讀給孩子聽。除此之外,還可以來個腦蕩,做些更有趣的活動。

免費領取|學說話500首經典童謠兒歌,邊說邊畫讓寶寶早開口


優美童詩引起孩子共鳴

孩子須瞭解每個人都有詮釋詩的自由,並且願意將個人的想法與感覺融入詩的意境中。我們也可以請孩子選擇喜愛的詩,參照其架構模式進行創作,或為這首詩繪圖。

優美的童詩能引起孩子的共鳴,例如:《歡迎你,寶貝!》(On the Day You Were Born,Debra Frasier),綜合自然的神秘與科學現象,以富節奏與韻律的詩歌歡慶歌頌新生命的誕生,即使年幼的孩子無法完全瞭解文本的涵義,也會被優美的詩句撫慰而感到安心愉悅。

On the Day You Were Born 你出生的那天(精裝 附CD)ISBN 9780547790459

噹噹

舉例來說:

(1)作者用堆棧、重複的句子表達對新生兒熱切期待的雀躍心情:

馴鹿已經迫不及待把你即將到來的消息告訴了燕鷗。燕鷗告訴鯨魚,鯨魚告訴鮭魚;鮭魚告訴……「那孩子就快來了~那孩子就快來了~」。

(2)用符合自然現象、滿足孩子自我中心的渴望來描述:

月亮答應你:「寶貝,以後每月一次,我會帶著一張又圓又亮的臉,到你的窗邊來看你。」

地球承諾:「……將用強大的地心引力,永遠緊抱著你,讓你不會從地面飄離~」。

(3)簡潔美麗的拼貼畫也將這首溫馨的詩,烘托得既典雅又充滿靜逸的美感。

而成功詮釋小女孩孤寂心靈的《緋紅樹》(The Red Tree,陳志勇),特殊的編排讓文本富有詩情及戲劇性的效果,情緒的轉換很有層次,蘊藏了希望與自我期許的意念,結尾將原本憂愁的情緒做了巧妙的轉換:「這一天的下場糟得像起頭,可是突然間那東西就在你眼前出現,亮麗而又耀眼悄悄的等著,正如你夢想的那樣。」帶來了期待與鼓舞。

奇幻細膩的圖像處處充滿隱喻的符號,把抽象的概念可視化,是本邀請讀者解讀與感受文圖之美的絕佳繪本。

奇思妙想的童詩富創意與想象

童詩也常有集冊出版的,作者可能針對一個主題發揮奇思妙想,編寫出系列的短詩。《蝸牛的風景》(林良)以孩子的口吻敘述,文字精簡且俏皮幽默,容易朗朗上口,其中一首〈蝸牛2〉:「不要再說我慢,這種話我已經聽過幾萬遍。我最後再說一次:這是為了交通安全。」很適合孩子欣賞後,創意發想出自己的作品。

免費領取|學說話500首經典童謠兒歌,邊說邊畫讓寶寶早開口


噹噹

金子美鈴也是著名的童詩作者,她擅長以細膩純真的手法傳遞人與自然界中動人的聲音與圖像,作品蘊含溫暖的感情,朗讀起來清新動人,例如:《星星和蒲公英》中的〈露珠〉:「誰都不要告訴喔。清晨,庭院的角落裡,花兒在悄悄掉眼淚……」。

另外,《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林世仁)富想象力與童趣,能滿足與活化讀者的心靈,領會文字的精妙,如書中所寫:「詩是文字的光,光珠有七彩的蕊,那是眉毛在學鳥的飛翔,耳朵追蹤風的足跡,雙手撫摸出世界的臉……」。

閱讀兒歌、童謠、童詩繪本是一種文學與美感的經驗,可以特別加強孩子對於韻文的理解力與朗讀的流暢度。在加強理解力方面,可以使用「心智圖像法」配合「放聲思考法」,也就是請孩子在聽完父母或老師的朗讀後,將想象的圖像說出來,以澄清接收到的訊息,並增進理解力。

在加強流暢度方面,可以使用「迴音唱誦法」,先由父母或老師朗讀一行詩,再由孩子跟著朗讀一次,模仿其精確性、速度感與表達力。若希望培養孩子對於詩的喜愛與投入,需要提供機會讓他們在有趣及有意義的情況下學習。當孩子瞭解如何在有限的文字中掌握感覺的本質,並習慣將詩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連結時,將能享受童詩的魅力。

【獲取資源方式】

關注小編後私聊小編"育兒早教"即可免費獲取資源

希望大家能積極轉發讓跟多人看到,給予小編鼓勵與支持!

●整理資料不易,看到最後了,點個贊或轉個發,就是對小姐姐最大的支持了!為避免停更,更長久的陪伴同學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