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乱弹|我们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啊

“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才。”

很难忘记片中这句歌词,他们的家庭影像,也是这句词的最好注脚。

大概我们很多人都能从这部纪录片中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比如一年到头的勤勤恳恳,比如似乎会定格在他们这一辈的一些乡俗传统,比如每次孩子们出门都要塞进很多家里的土特产,比如每次出门都要在最后叮嘱一句:不要忘记你对我的承诺,然后导演在台词后边括号了两个字——结婚。

大笑。太难让这一辈的年轻人没有共鸣了吧?

但是,他们显然又有超脱于普通中国人、普通中国父母的地方。我想,还是因为他们把艺术和娱乐春风化雨般化进了生活中。

爸爸妈妈都懂些乐器,爸爸甚至会手工制作好些乐器,一张弓锯都能划拉出调儿来,还要与时俱进开着剪辑软件听歌剪曲分声轨。年轻时曾经是乡里乡村山歌之王的妈妈就更厉害了,且不说闲暇时可以跟爸爸合奏、合唱,就是吃饭、聊天、出去玩甚至忙活家务时也能随意唱几句山歌,踩几个舞步,这歌词,还能蛮符合彼时的场景。

绝了。如果没有这些深深渗进日常的喜好,他们的生活该失色多少?

我还特别喜欢妈妈的爽朗逗趣,在非常中国气的、相对沉默寡言的爸爸面前,衬得特别有意思。爸爸会给妈妈染黑头发,妈妈则给爸爸理发,爸爸担心剪不好,理完发后,妈妈用围巾一连帮爸爸拍打身上的散发碎发,一边咯咯笑着,看你还嫌不嫌弃?(具体原话倒是忘记了)

可是这些艺术和娱乐呢,也许能用来抵御漫长的日常,在痛苦和剧烈降临的生离死别之前,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只能只身迎面接受这千疮百孔,毫无诗意可言。这大概是生活无可避免的狰狞一面。

前一个春天,姐姐还活泼明亮地出现在影像中,跟家人说,火车上的陌生人以为弟弟(影片导演)是她老公,把她看年轻了好些岁月让她开心得哈哈笑。姐姐和家人爬山的时候脚步轻快,唱着童年的儿歌。姐姐说话时抬眼看着镜头,明显比爸爸妈妈更直接面对镜头的存在,她还可爱地呶起嘴巴给镜头一个飞吻。姐姐即便生病了疼得呀呀叫,妈呀妈呀,和家人合照时又一副活泼愉快的表情,除了瘦一点、脸色差一点,跟平常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呀。

然而下一个春天,姐姐便永远离开了全家人。

因为这是纪录片,我们似乎随着镜头更直接地面对着死亡。这死亡轻而易举地带走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从今往后,我们的生活继续着,曾经天经地义般活在我们生命中的人,却再也不会出现了。

家人的死亡让爸爸妈妈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将来,要是他们中任一个先行离开,剩下的那一个,该如何度过余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这个问题如魅影般若隐若现,却也只能干晾在一边,日复一日地活着。

毕竟,人生太多时候,我们也只是心怀爱意,独自忙活自己的人生吧。有一幅画面,是爸爸在一个房间里用电脑听音乐,妈妈在隔壁房间里裁剪东西,明明一堵墙赫然分立了两个世界,却又让人看到了生活中春风和煦的一面。

日子太长,心中有爱,爱的人还活着。也许这才是能真正抵御漫长日常的东西。

陆庆屹,豆瓣人称饭叔,少小离家,人到中年后回到家乡,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人,一拍就是好几年。后来剪出来的成片,叫《四个春天》,就是一个家庭四年中的时光剪影。它之所以成了艺术,大抵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啊。

观影乱弹|我们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