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在第66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2屆中國麻風節到來之際,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副會長潘春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中國現有麻風病院、村593所,現症病人3000餘人,麻風治癒存活者20萬,其中10多萬人有可見性的殘疾,70%的麻風殘疾人喪失勞動能力。

經由世界衛生組織確立,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中新社記者日前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麻風救助項目組探訪了位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風村。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30多年來一直從事麻風防治和科研工作的潘春枝是此次探訪團隊的專家。在去麻風村調研的過程中,潘春枝告訴隨行記者,麻風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與梅毒、結核並稱世界三大慢性傳染病。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世衛組織採取聯合化療以來,全世界在麻風治療上取得飛躍性的成果。通過系列防控,中國的成績也舉世矚目。

新中國成立以來,共免費查治麻風患者約50萬例。按照世衛組織的要求,以人口為基數,麻風病人在萬分之一以下時,就達到了“基本消滅”的水平。中國的麻風發病人數早已、並遠遠低於這個標準,且新發病人呈逐年下降的態勢,近幾年已經連續年均不到1000例。

潘春枝認為,雖然中國麻風防治工作成效卓著,但未來任務依然十分艱鉅。全國麻風疫情分佈不平衡,部分邊陲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疫情較重;麻風患者及康復者的畸殘防治和康復醫療任務,以及康復者的老年病多發、缺醫少藥的現象十分嚴重。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她稱,目前中國麻風防控主要採取的是早期發現、規則聯合化療、預防殘疾、健全防治隊伍、培訓各級醫護人員、健康教育等措施。難點在於相關麻風院、村缺乏系統的管理體系,醫護等專業人才匱乏。一些主要疫點不僅地處偏遠,而且外出務工人員多,人口流動性大,也給麻風的預防和監測帶來困難。

對於目前社會上仍有很多人對麻風存在歧視與恐懼的現象,潘春枝引用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中國麻風防治協會首屆理事長馬海德的話說,“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

她稱,麻風不是遺傳性疾病,治癒後的麻風病人也沒有任何傳染性。新發現的麻風病人不需要進行隔離,使用世衛組織免費提供的聯合化療藥品治療3-7天,即可殺滅體內99.9%的麻風桿菌。此外,健康人即使接觸麻風病人,95%的人也都具備抵抗能力,不會被感染。剩下的5%,也只有營養不良、抵抗力差,並與麻風病人長期近距離接觸的人,才有被感染的可能。 (記者 王祖敏)

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楊雨奇)日前在北京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與“邊富邊老”和“先富後老”的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在剛邁入老齡化社會時處於“未富先老”狀態,實現和推進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是中國應對老齡化高速發展態勢的必由之路。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1月26日,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共同發佈《老年健康藍皮書:中國老年健康研究報告(2018)》。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中國老年健康藍皮書》主編劉遠立對藍皮書進行主旨解讀時指出:迅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給中國所帶來的巨大挑戰。

他表示,2000年-2017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人增加到2.41億人,佔總人口比重從10.2%上升到17.3%。預計到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總量會超過2.5億人,佔總人口比重接近20%。中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老齡化壓力日益凸顯,老年健康服務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可以說是“挑戰大、問題多”。

這份報告分析,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超前於經濟發展進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增加經濟社會負擔,由於勞動力人口比例縮減,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全社會用於養老、醫療、照護、福利保障和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支出將大幅增加,政府財政負擔加重。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將改變勞動力供給格局和影響技術進步,使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呈現勞動力資源短缺、與技術進步相關的人才與資源投入相對不足的局面,導致經濟增長乏力。

報告提出,促進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實現健康中國戰略有重要意義,這是政府與社會的責任,也是發展的機遇。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資料圖:北京某養老院裡的老人。

報告稱,為老年人提供可用、可及、可接受和優質的健康服務,維護和促進老年人的健康是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必然要求。提升老年人的健康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為其提供支持性的養老、預防、醫療、康復、照料環境,通過預防疾病、促進健康來極大地減輕政府和社會的財政負擔。

此外,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措施的實現會使健康、活力的老年人增加,帶來人力資本折舊率的降低,有利於形成第二次人口紅利。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健康老齡化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

報告還提出,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人口老齡化使老年人口消費率上升,倒逼經濟增長方式從投資和出口依賴型向拉動內需型轉變,長期照顧和老年健康服務將帶來就業崗位的增加,並促進養老產品、保險產品、醫養產業等繁榮發展。

“實現和推進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是我國應對老齡化高速發展態勢的必由之路。”報告提出,科學看待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過程,全面建立有利於老年健康事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推動醫養結合、推進長期照護保險和服務體系建設、構建老年友好環境,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夠享有更高的生活質量,促進代際關係的和諧,努力實現老齡化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