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億噸!我國煤炭進口刷新紀錄,去產能依舊是主基調

近日有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煤炭進口增加到2.815億噸,創下歷史新記錄。然而去年我國的進口政策逐漸收緊,有傳言稱進口煤的限制要延長到今年2月份,海關等部分提議減少進口煤的配額,相關部門稱要不能超過2.7億噸,結果已經很明顯,數字還是被刷新。

可能許多人心中有疑問,我國是煤炭大國,為何還要大量進口呢?

2.8億噸!我國煤炭進口刷新紀錄,去產能依舊是主基調

其實我國在煤炭儲備上並不是世界第一,而是美國,佔全球的24%左右,有2466億噸的儲備量。我國僅排在俄羅斯之後,位居世界第三。我國地廣人多,煤炭市場需求特別大,許多重工業用煤量驚人,很顯然國內的儲備量根本不足以支撐。而且我國還要對煤炭進行保護,如果現在把儲備煤用光了,那以後怎麼辦。所以說,要在長遠的時間裡決策。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海外的煤炭價格一直比較低,煤炭質量相對較高,運費低,距離短,總體價格上每噸要便宜一百多塊錢,對環境的更有好處。

2.8億噸!我國煤炭進口刷新紀錄,去產能依舊是主基調

我國一直是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自從2003年之後,煤炭出口量大幅減少,出口每年增加。到了2009年,我國正式成為煤炭進口國。

過去十年間是我國進口煤炭最快的階段,從4040萬噸上升到2.8億噸,每年增長23%。進口來源從印尼、澳大利亞、越南等國發展到加拿大、美國、南非等33個國家。其中印尼依舊是我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家,佔比達到40.2%。我國的煤炭進口目的地基本送到了東南沿海地區,國有企業佔到一半左右。

2.8億噸!我國煤炭進口刷新紀錄,去產能依舊是主基調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揮在那,我國對煤炭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基本上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政策上採取"控制出口、鼓勵進口"的政策,把無煙煤、動力煤降到關稅,刺激了煤炭的進口。

為了積極響應去產能的號召,我國近兩年來一直對進口煤採取嚴控狀態。

早在2017年7月份,我國首次禁止沿海二類進口口岸經營煤炭進口,由於三四季度需求旺盛,煤價一直漲到800左右一噸,限制令被人詬病。2018年4月份,我國再次進行限制,禁止進口煤船靠卸,為避免再次出現煤炭價格飛漲的情況,該政策對終端電廠實行了一船一議。

2.8億噸!我國煤炭進口刷新紀錄,去產能依舊是主基調

自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煤炭進口的月增長值都為負數。東部沿海對進口煤依存度較高的地區也呈現出持續走低的狀況。

之所以嚴格控制煤炭進口,是因為去產能的大趨勢,保護供給側改革在現階段取得的成果。我國的煤炭港口庫存和社會庫存都處於高位,該舉措是為了平衡供給,還有我國實行的限制政策多是針對劣質煤進行管理,符合環保政策和國際法規。

但在2018年8月份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數據顯示,煤炭進口依舊相當之高,同比增長49.1%,有分析人士稱,夏季為用煤旺季,氣溫普遍偏高,還有就是空調等設備的大規模普及,使得用煤量激增。

2.8億噸!我國煤炭進口刷新紀錄,去產能依舊是主基調

雖然國家一直嚴控煤炭進口,但還是出突破歷史記錄。在煤炭市場專家看來,對進口煤施壓或導致沿海地區用煤階段性緊張。我國華東和東南地區對進口處於高位水平,區域內產煤非常有限,根本供應不了,從其他區域調入還需要一定時間。進口煤的波動將直接影響這些地區的產能,2017年7月、9月、12月華東、華南紛紛出現了動力煤較大缺口。

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裡,我國的工業發展都離不開煤,需求還會進一步提升,從整體上講"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模式還將長期存在。其中進口煤還將扮演重要角色,對國內市場進行必要補充。

十三五規劃已經提及2020年我國煤炭佔能源總量的比重要降到58%以下。同時在我國調結構、節能減排、鐵路改造等大趨勢下,加上政策的嚴控,煤炭進口將逐漸放緩。

2.8億噸!我國煤炭進口刷新紀錄,去產能依舊是主基調

時值春節,煤礦進入休假狀態,煤炭產量下降幅度將在30%左右,春節時期煤炭市場將出現供需兩淡的局面。從大方向來看,2019年我國通縮風險上升,隨著先進煤炭產能逐步提高,進口煤炭將持續降低,短期內供需處於平衡狀態。

根據煤炭工業的相關要求,我國將嚴格控制劣質煤,對優質進口煤保持平穩上升的態勢,對煤炭進口政策將更加細分,應對多個不同場景,從而確保達到精準、有效、可控的效果,逐步優化煤炭工業,加快產業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