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关寨站,是沪昆线上一个四等铁路小站,位于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关寨镇荒田村。小站建在海拔两千来米的五指山系深处,站高坡陡,常年雾气缭绕。沪昆线车流穿梭,但只有一对小慢车每天在小站停靠。贵阳铁路公安处六枝车站派出所关寨警务区警长卢生,就带着保安老郭驻扎在这里,十年如一日,守护着小村、小站和小慢车。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2月4日,大年三十。一大早,卢生已带着保安老郭,沿铁路线上开始了每天的巡查。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卢警官,今天也这么早就去铁路啊?”家住铁路边的龙医生对卢生打着招呼。

“是啊!过年喽,小娃娃们都回来了,怕他们到铁路上玩,我去看看。”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这样的寒暄交谈,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十多年来,村民们早习惯在清晨看到卢生带着保安去巡线宣传。而这样的寒暄,已不会持续太久。老卢已经年满59岁,今年8月,就要正式退休了。这是他到六枝车站派出所的第36个年头,也是从警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小站站台外的隧道口上,嵌刻着“关寨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当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时留下的手迹。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那时,关寨还没有通火车,村民们只能沿着陡峭的盘山路下山。每逢集会,他们用背篓装上自己种的蔬菜,三五成群去周边村寨赶场,交换些生活必需品。往往日出去,日落归。

1965年底,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视察六盘水三线建设时,欣然为即将通车的关寨站题字。1966年,贵昆线正式通车,从此以后,村民们贩卖农作物、外出务工、负笈求学、看病就医,都可以坐着火车出行,改变就此开始。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对小站、列车、老卢,村口的张玉美大娘,有着特殊的感情。

那是1988年的一天,去邻镇赶场的张大娘在晚上返回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腿被压断,家里人知道的时候已经耽误了时间,如果不坐火车尽快赶到城区医院恐怕会有生命危险。村民们一边抬着她往车站赶,一边让邻居小赵先跑到警务区找卢生。

“让火车停下来!”听到情况的卢生立即找到车站站长,两人迅速做出了决定。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车站停靠的慢车早已发车,而最近通过的是9分钟后的一趟货车。为了赶上这趟“救命车”,站长正在紧张地联系司机、调度,对讲机内传来的断断续续对话声,像块巨石压在大家心上。

“关寨站4道停靠2分钟。”听到这句话,卢生紧握的拳头放松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远处传来火车进站的轰鸣声。2分钟!是生的希望。卢生上前接过担架就往4道跑,几个人一阵狂奔,终于赶在开车前将张大娘送上了前往六枝的列车。

三个月后,截去左腿的张大娘提着20个鸡蛋来到警务区,感谢卢生的救命之恩。那时候,鸡蛋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是村民们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不管张大娘多么坚持,卢生一个也没收下。

三十年过去了,张大娘还清楚地记得当晚那一幕,见到卢生,也一定要拄着拐杖上前打个招呼,在她心目中,卢生就是大恩人,火车就是“救命车”。

对更多的沿线老百姓来说,火车虽不救命,但能帮他们致富。

春节坚守在小站的铁警

小站每日要通过80多对客车,但只有从贵阳往返昭通的5645/6次一对小慢车在关寨站停靠。这趟小慢车,是村民们走出大山,运输农产品、打工求学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下午3点左右,要乘火车的村民陆续来到站台上。和大客站不同,这里的旅客们大多挑着担子,背着沉沉的农货,有的还拎着活鸡活鸭,他们要坐车到城里,卖掉农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时,小慢车上就直接开起了农贸市场。

哪怕是非常熟悉的村民,卢生依然会拿着安检仪,逐一检查旅客携带的行李物品,一边查一边还忘不了做个安全宣传。村民们也非常配合他的工作,不仅因为他们知道安检对列车和旅客安全的重要性,还因为卢生是他们真心信任尊重的“贴心人”。

十多年前,村里有几家通不了水管,吃水要去旁边山上挑,来来回回要走近5公里的路,遇到雪凝天,吃水就成了大麻烦。卢生知道这个情况后,把这个事放在了心里。他主动向派出所和车站领导反映这几家的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方协调,终于将车站的自来水通到了这几户村民家。村民王永恩到现在还逢人就讲:“铁路公安对我们老百姓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吃‘望天水’了!”

在小站这么多年,卢生帮助过的村民不计其数。而村民们也给了他最好的回报,线路上有什么隐患,村寨里有孩子淘气跑到铁路玩耍,看到了都会马上通知卢生。

“你心里有老百姓,老百姓心里就有你。有他们帮忙,我就像长了几百双眼睛,什么事都能及时掌控,做好防范,安全自然有了保障。”在卢生看来,这就是他驻站几十年来,没出过安全事故的秘诀。(来源:今贵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