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實用為本。變革求存,古今大同。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遍地開花。

那個遙遠的時代,也是孕育了中華原生文明的時代。

戰國時,屈原的《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說的是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被棄用,無才無德的人居高位。

真的是這樣嗎?生逢亂世,才德治國能使國家才貨豐茂嗎?能使國家兵強馬壯嗎?

亂世只有一個真理:強則強,弱則亡。

列國圖強才是亂世正道。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周王室被遺忘。各國之間奮發圖強,都有一統天下之心,卻無一統之力。

如何圖強?求賢。誰能是國家強盛便封你做官。所以這個時代,士大夫們治學論道,百家爭鳴,精彩紛呈。

春秋時期有孔子,老子,鬼谷子等。

戰國時期有墨子,莊子,孫臏,孟子,吳起,商鞅,張儀等。

諸子百家,各有所長。然而,亂世之爭,實用至上。

故而戰國時,鬼谷子的弟子備受列國推崇。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

戰國時期的變法也成為主流,魏國因為李悝變法而強大,後來吳起二次變法使魏國成為帝國般的存在。

韓國有申不害,秦國有商鞅。兩人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秦國,韓國也因此而強大。尤其秦國商鞅一舉廢了奴隸制,井田制,推動了歷史發展。

而後,魏有龐涓,齊有孫臏。桂陵之戰後,孫臏隱退,專修兵法,留下了著名的《孫臏兵法》,後世的兵家白起,韓信等著名大將都受其影響。

而後,秦國張儀,六國拜相的公孫衍,蘇秦。進一步證實了縱橫家的實用性。縱橫家大概就是現代外交家。通過國家之間的交往,獲得最大化利益。

由此看,法家,兵家,縱橫家在戰國時期最受歡迎,因為這三家能使國家強大。道家,儒家,墨家在春秋戰國時卻受到了冷落。

秦一統天下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很多制度都給中華文明的延續墊下了根基。縱使王朝更迭,外憂內患,禍亂橫生,中華文明都得以延續。

漢武帝時,儒家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畢竟中原一統,儒家超前的思想受到重用,孔孟之道大行天下,成了統治封建社會的思想。

不過,封建社會統治中,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後期已經不實用了,唐,宋,明,清都是以一種強化儒教的方式進行統治。因此法律的進步、軍事的發展、外交的延伸都被某種固有的思維限制。

所以當西方社會拜託封建社會的桎梏,一波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成了新式的國家強,軍事強,外交強的國家。他們強,所以他們在全世界為所欲為。隨著眼界開闊,他們以一種極其野蠻的方式站在世界的高處。

他們為什麼野蠻?因為他們國家強大,軍事強大,外交強大。

近百年的屈辱史,我們開始擺脫儒家思維的束縛,我們推翻了封建統治,趕走了帝國鬼子,清理了公族世族。這時候的我們就像戰國時候的秦國,剛開始窮弱,但是我們自信自強,我們變革求存,逐漸強大,成為一方強大的諸侯,立在世界東方。

如今,隨著人們眼界的開闊,當中原變成了地球,中國變成了一個圖強求存的諸侯國,強勢生存依然無比的重要。所以我們要強國,所以我們要強軍,我們要捍衛法律,我們要強外交。

家策國策,實用為本。

強則強,弱則亡。永遠是一個民族生存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