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收土地使用權補償標準的時間點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或者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條規定,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並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第八條規定,財產徵收徵用應遵循及時合理補償原則,給予被徵收徵用者公平合理補償。

關注德凱趙律師2000獲取更多徵收資訊,如有疑問可以私信留言

全國徵地拆遷普法公開課報名中,頭條號定期公佈講課時間地點請注意

因此,結合我國土地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律法規規定以及國家依法保護產權政策,對於上述“給予適當補償”,不宜單純以法條規定的文意為限,不能靜止、孤立、機械地解釋為以受讓土地價格為基礎給予相應補償,而宜作統一的法律解釋。即行政主體因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收回的土地使用權以出讓方式供應的,應當根據土地面積、剩餘土地使用年期、原批准用途、土地開發利用程度、城市規劃限制等,參照市場地價水平經專業評估後予以補償;收回的土地使用權以劃撥方式供應的,參照評估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核定土地使用者應有權益後予以補償;確定補償標準的基準日,原則上應當以行政主體作出收回決定的日期或者以收回土地事宜向社會公告的日期為準。

徵收土地使用權補償標準的時間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