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這裡是古代齊國和魯國的邊境,齊魯交界處。東西兩側高山聳立對峙,相距僅有數百米,一條大河——石河由南向北至此折回東流。此處扼交通要衝,是古代齊國的第一“津關”,也是古青州府通往西南的咽喉地段。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嵩山境內所屬的齊長城,西起太平山,東至大崮,全長近50公里。經博山、淄川、沂源、臨朐四縣區邊境近十個鄉鎮。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從戰國時《管子》“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的記載看,齊長城嵩山段的始修年代,大約不會晚於齊桓公在位(前685--前643)期間。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從齊國所處位置看,魯國距離最近,威脅最大。而且歷史上的“無知之難,小白奔莒”使當時作為齊國王子的齊桓公認識到了齊國南疆的重要性。位於嵩山境內的北線長城(即內長城)所經之地,距齊都臨淄最近,而且位於齊長城中間要衝(臨淄正南部)。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臨淄南走魯、莒故道的“終南捷徑”,正是嵩山境內的魯道和莒道。經淹子嶺的黑虎臺至青崖頂山脊中間向西。即曲(阜)魯(村)嵩(山)淄(川)古道和莒(縣)馬(站)嵩(山)淄(川)便道。兩條古道,嵩山的龍門津關和淹嶺棧道,為必經之地。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龍門津關,處嵩山水庫尾端,龍門河橋西側。兩山夾峪,河山相挾,是臨淄東南,北海(青州)西南,水防加城防的第一要隘。鳳凰山、摩天嶺、連雲棧呈犄角之勢拱衛龍門津關。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民國《臨朐續志-山水》載:螭(chi)母潭在嵩山西北仁里社,大石水北岸,懸崖十餘丈,中忽高閃,狀若龍門,有鬼斧神工之妙,俗稱龍門河。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連雲棧 位於嵩之陽,龍門津關之左。東北西南走向,嶺上有大小山峰八座,還存有城堡和烽火臺遺址。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有人說這些建築是匪患或者古人避難之所,不可否認或許曾經有土匪駐紮於此,但從軍事觀點來看,山頂沒有水源,也不具備幽深和藏匿的條件,只有作為具有強大後勤保障能力的軍事設施,才可以發揮預警、屯兵、作戰的功能。齊國不具備秦統一六國後的國力資源,也沒有能力修建像嘉峪關,山海關,八達嶺一樣建制的長城。

龍門關 齊長城第一津關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軍曾在此鏖戰過。1952年,電影《南征北戰》在這裡拍攝。

齊長城於2000年6月10日被確認為“我國目前現存最早的長城遺址”,6月26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在1987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