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區1978年除夕前的海上大搜救

關注軍旅警營

閱讀更多美文

此文是藏在我心中四十年的秘密。在部隊時,總認為這是軍人的義務,應該做的事,很平凡,很正常。沒有看到軍人的偉大,戰士的可愛,因為我在其中。轉業後,我倍感軍人、戰士是拿命闖蕩世界書寫人生的。是最偉大、最可愛的人。這個認識緣於我不在這個隊伍當中了。也是敢寫此文的動力和目的。

將它獻給當過兵的人。

要塞區1978年除夕前的海上大搜救

寒夜冰海搜救忙,

龍潭虎穴也要闖。

父老鄉親心中裝,

人民就是親爹孃。

這是我四十年前在外長山要塞區參與海上搜救時寫的感言。由於搜救的因果關係,當時組織指揮搜救的首長一條不許對外宣傳的禁令,我把它埋在心底四十餘年,內心糾結壓抑可想而知。現在,當時組織搜救的首長已離我們而去,我才敢把四十年前的往事解密,現於筆端。我想總有一天還要和當年的老首長在另一個世界見面,屆時負荊請罪也不晚。

時間倒退到七八年年初農曆臘月二十八那一天,春節將慢慢揭開面紗露出甜美的笑臉,裊裊炊煙飄在家家的屋頂,年的香味在我第二故鄉大長山島漫延。天真爛熳的孩子,不怕地凍天寒,甩著花炮,把年追趕。家家戶戶,紅燈已高掛,就等除夕點;海鮮已備齊,就等大勺掂;火炕已燒熱,就等親人還;美酒已燙暖,就等碰懷盞。當天,我在作戰值班室值班,節日的來臨使我繃緊戰備的弦。那天晚飯,幹部灶吃紅燒肉,我早就有點饞,讓通信一連的通信員早點下山打兩份菜,好同小戰友、小兄弟提前過個年。當我把色澤明亮,軟爛醇香,肥而不膩的大肉塊放進嘴裡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飯口來電,職務的警覺使我立即抓起電話機,口中的肉難吐難嚥。是長海縣政府辦付連喜打來的急電。縣裡一艘交通船,乘坐一百多人,下午一點從皮口港上島走家過年,平時一個半小時海程,現在還沒有見面,請部隊幫助查找。人命關天,刻不容緩。我立即向值班首長報告,首長指示啟動搶險救災預案。

要塞區1978年除夕前的海上大搜救


有關人員立即放下碗筷,上山集中到作戰值班室。海圖前,沙盤邊,首長口訴搜救預案。駐島對外警戒雷達,立即調整天線方向,變對外警戒為對內搜索,從監視公海轉到搜巡內海航道灘頭港灣;駐島八個防區面向皮口、大陸方向的連隊派出小分隊細查灘頭港灣每一艘漁船;氣象分隊馬上提供潮汐、水文、天氣資料供指揮所分析判斷;船運大隊即備一艘炮艇、一艘登陸艇隨時聽從調遣。情報、信息不斷從各個部門反反饋到值班室,首長當機立斷:把皮口、大長山、廣鹿、猴兒石海域作為搜救的關鍵,猴兒石近海是關鍵中的重點。電令船運大隊搜救船隻立即開往指定海域。兩艘船隻離開黑嘴子四碼頭,推進器掛上了前進三,迎風破冰,蹚著海浪,向指定海域飛進。

大長山島節日祥和的氣氛被這突發事件攪亂。海島彈丸之地,平時常住人口萬八千人,家家親戚套親戚,人人骨肉相連,競有一百多人遇險,真是鬧翻了天。到海邊接親友的人一下午沒回家,家裡的人更是坐不住龍霄殿,人們不約而同的來到南砣子海灘。縣政府感到事關重大,在南砣子海產品加工廠設立了臨時值班。千人空島,人人煎熬。幾個來海邊接親友的年輕人,為了給遇險船隻指明歸家的方向,在海灘點起了篝火。幾個老大娘挎著籃子,把白天剛蒸好準備除夕接神的饅頭擺在沙灘,乞哀告憐,乞求龍王爺爺、海神奶奶大慈大悲,保佑他們的親人平安。一位老媽媽太虔誠、太悲傷、太投入,鼻子一酸,痛哭失聲,引來麻煩。一人哭悲,眾人哭聲,南砣子海灘哀嚎一片。

要塞區1978年除夕前的海上大搜救


值班首長密切注視各搜救分隊的態勢;參謀人員認真收集各種情報信息,不放過蛛絲馬跡。遇險的交通船你到底藏在哪裡?

原來這艘船當日離開碼頭後,行駛了半個小時,在航道上遇到了尺餘厚的大冰排,開始小船開足馬力,把冰排撞開一道縫隙,得寸進尺,慢慢地鑽進冰排的埋伏圈。當它發現船頭冰山擋路,船尾冰排合圍時為時已晚。使盡全身節數,耗盡燃油,漸漸被冰排劫持了。交通船先是隨著漲潮東流水,被冰排押到貔子窩的前海,後又隨著落潮西流水被冰排帶到猴兒石的近海。冰排依仗嚴寒給它強健的身軀;依仗大海給它永不滿足的擴張地盤;依仗海流給它發放的特殊通行證;依仗潮汐給它使不完用不盡的內功;在海上橫衝直撞,肆無忌憚,勢不可擋,毫不留情,把人們設在海中航道的浮漂、簡易航標一掃而光。冰排像野蠻的部落,互相火併時在海中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形成威脅船隻的巨齒獠牙。冰排又在起伏的波濤作用下互相疊加,形成座座冰山,把交通船嚴嚴實實的藏起來。

到了指定海域的搜救船開始搜巡。海風大、能見度差、海況複雜;海冰堵、礁石掛、養殖海帶的繩索絆,增加了搜巡難度。戰士們穿著皮大衣,棉皮鞋,離開駕駛室,站在船頭,倚在船舷內側,抵近觀察,憑藉探照燈的光亮,指揮船艇緩慢前行。皮大衣和棉皮鞋凍在甲板上。為預防凍傷,觀察人員十分鐘換一次崗,每次換崗都要金蟬脫殼,把拽不動,帶不走的大衣和皮鞋留在甲板和護板上。

要塞區1978年除夕前的海上大搜救


功夫不負有心人。搜救船上的探照燈光,引起遇險船上人員的注意,他們知道這個時候黨、政府、解放軍是不會忘記他們的。他們控盡柴油機內的點滴柴油,燃起了火光。探照燈光和火光連起了生的希望。目標發現了,搜救船立即用電臺向作戰值班室報告,值班室馬上用電話向南砣子現場通報。淚水未乾的人們破泣為笑。他們面對大海,仰望夜空高喊:“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

推進器攪起的海底雜物預警船艇吃水的極限,強行撞冰會因力的傳導把遇險船擠扁,造成船毀人亡的危險。夜黑浪大,礁多灘險,為了安全,搜救首長下了死令,一不準下海,二不準上冰。搜救船上的幹部戰士救人心切,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站在登陸艇放開的大門上,與冰排短兵相接展開白刃戰,掄起砍纜大斧劈冰開路,登陸艇大門溼滑,多名戰士掉到冰海,他們回到倉內換上衣服,又戰鬥在第一線。前面的冰劈碎,後面的冰排又湧上來,效果不夠明顯。幾名戰士償試身穿救生衣,腰繫纜繩,手拖救生圈,在冰上匍匐向險船前行。由於海水起伏,冰排離攏,冰面吸合,搶救仍沒有成功。人們望冰興嘆。

要塞區1978年除夕前的海上大搜救


透過黎明的光亮,搜救船上的指揮員目測遇險船距岸邊二百多米,處在海帶養殖區,雖然養殖處在閒季,海中矗立的捲揚機大柱仍在,建議用捲揚機拖著木船從冰上把遇險人員救上岸。首長採納了意見,與有關部門協商於清晨把遇險人員全部救上岸。至此,遇險人員在冰海中呆了十九個小時,我部參與搜救十五個小時。

當時指揮搜救的首長認為,面對近在咫尺的遇險鄉親,我們沒有把他們直接救到船上,有失軍人顏面,在心中留下終生遺憾。對四十年前的前十年,部隊建設緩慢而痛心疾首,才做出不許宣傳的禁令。現在,我可欣慰的告訴老首長,四十年前望冰興嘆的事不會再有。目前部隊海上搜巡已裝備北斗定位儀,海上施救用上了直升飛機,部隊建設已今非昔比,我違背當年的禁令,請別把我怪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