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了解,怎能定论?

原创: 沐森读书的小天 沐森读书 5天前


未曾了解,怎能定论?


01

我们小区不大,所以经常有什么事马上就传遍了整个小区。最近,小区来了一对夫妇,男的总是彻夜不归,女的则是见了人都低着头,让人觉得好不精神。于是,大家纷纷开始说着“这个家庭的故事”,有的人说男的一定外面有女人了才彻夜不回家,有的人说女的一定是不会生小孩,感觉对不起丈夫。

各种说法很快就在小区里传开了,自然很快也传到这个女人的耳朵里,但是这个女人并没有愤怒也没有解释,还是跟往常一样低着头不说话。直到有一次,小区又传开了一个真相,那女人原来是失语人士,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加上那个女人失语很难找到工作,于是她的丈夫才白天打一份工,晚上接着在外拉货才勉强维持生计,女人的失语是后天的,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怕母亲跟不上孩子的学习所以寄养在老家父母那。

02

后来我们小区的人就再也没有对这对夫妇说三道四,而这对夫妇总算过上“正常”的生活。终于没有人对他们妄加评论,而他们自始至终也没有出面纠正大家的“妄想”与评判。

记得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个24岁的男孩望向火车窗外叫道:“爸爸,看,树在往后退!”父亲微笑,一对年轻夫妇坐在一旁,面带同情地看着这位24岁少年的幼稚行为。少年突然又叫起来:“爸爸,看,云在和我们一起跑呢!”夫妇忍不住对这位中年男子说道:“为什么不带你儿子去看个好点儿的医生?”男子笑道:“看了,我们刚从医院回来,我儿子从出生就看不见,今天他刚获得新眼睛。”夫妇俩羞愧的低下了头。

未曾了解,怎能定论?


0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名言:“记住,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电影《搜索》中的高圆圆,因拒绝给老大爷让座,被众人集体指责其道德沦丧。可谁知道当时的高圆圆,只是因为沉浸在身患癌症的巨大悲伤中而拒绝了这个要求呢?而故事的结果是:癌症被证实误诊,但铺天盖地的言论最后杀死了这个青春年华的姑娘。

我们生活中多的是,还没开始了解事情真相就急于给事情做铺展做总结。还没来得及问当事人就开始帮当事人写好剧情,于是就开始。

04

印度哲学家Jiddu Krishnamurti曾说过说:「The highest form of human intelligence is to observe yourself without judgment.」「不掺杂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当我们评论他人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从中获取什么利益,反而让别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评论而变得尴尬,也许我们什么能管住嘴了,或许才能发现善良吧。

未曾了解,怎能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