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强的iPad,是电脑还是平板?

自从引入iPad Pro产品线以来,iPad Pro似乎已然成为了苹果在用料和升级最有诚意的产品系列了。在平板市场,iPad Pro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依旧在产品迭代时“毫不吝惜”的堆砌硬件上。可以说,iPad Pro的对手就是自己。

外观和尺寸

如果说“初试啼声”的9.7“ iPad Pro是最不Pro的iPad Pro,那么初代iPad Pro 12.9则是苹果迈出iPad笔记本化的第一步尝试,iPad Pro 10.5则是进一步探寻显示面积与便携性的折衷点。经过三代产品迭代的 iPad Pro 2018,至少在外观上与笔记本,应该说笔记本的那块屏幕几无差别了。当拿掉了那个圆形home键,在连接上最新的Smart Keyboard Folio,iPad Pro瞬间变身为一款轻薄笔记本的屏幕,或者说就是一款Mac笔记本的屏幕。从实际体验上来说,由于最新的FaceID支持横向的屏幕解锁,用户只要随意按下键盘按键,即可立即解锁进入使用状态,这一过程甚至快过Surface Pro的Windows Hello。可以说,窄边框的屏幕从产品外观角度带给了用户最大的笔记本心理暗示,而Face ID则从亮屏和解锁等基础操作的角度强化了这一暗示。

迄今最强的iPad,是电脑还是平板?

人机交互和iOS系统

欠缺对鼠标的支持,应该是iPad Pro最大的“槽点”了。毕竟鼠标作为最为基础的外设之一,早已和电脑绑定在一起了。不过作为以触控而生的iOS系统而言,引入鼠标支持绝不仅是功能性支持这么简单,就以主屏幕来说,规则排列的圆角型图标会让鼠标指针显得无用而不协调。而应用内对鼠标的支持,也需要更好的自定义设计,才可以与触控相得益彰。让我们看看Windows,作为一个开发伊始就对鼠标完整支持的OS,尽管现在也支持了触控,但是触控只是一个功能而已,无论是系统级和还是应用内,触控都只是一个割裂般的存在。这不恰好与iOS中加入鼠标支持的情况类似么?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许Apple Pencil才是苹果希望引入的一种在以触控为第一优先级的设备上用于精确定位的辅助外设。以文字编辑为例,在我目前使用的Word来说,Apple Pencil已经可以提供强大的功能和完整的操作逻辑,比如文档上的批注和涂鸦,再比长按笔触来触发文字的选择和拖放,这些都表现出了不输于鼠标的效率和不同的用户体验。

对生产力的一点理解和讨论

被苹果描述为“Your next computer“的iPad Pro 不适用于生产力环境,这是苹果的一个乌龙吗?回答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对“生产力”做些界定。每个人的眼里,“生产力”有着不同的内涵,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文字输入和编辑就是生产力;对于一位媒体工作者,完整的视频和图片编辑和后期处理也是生产力。而对于一个软件开发者, 如果不能编译和调试一个“Hello World”级别的应用,那么一款即使具备了全功能PhotoShop的设备就只不过是一款玩具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iPad Pro 2018还是堪称一款合格的生产力设备,而且也不乏优秀的应用来支撑更好的生产力输出,比如Office, ProCreate, Photoshop都可以很好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在教育领域,配合相应的应用和Apple Pencil,无纸化课堂也更进一步,这些不都是生产力的完美体现么?

迄今最强的iPad,是电脑还是平板?

iPad Pro的产品定位和未来

随着iPad Pro系列的售价连年攀升,用户的期望值自然会随之提升。但就目前苹果的产品组合来看,由于MacBook的存在,苹果更希望将iPad Pro系列打造成一种以触控为基础交互,以便携为第一优先级的计算设备,这种设备并非传统电脑产品的那种通用计算设备,但却一定可以在苹果为其定位的领域里展现出专精的设备。只看这一代A12X在GPU能力的跃进式提升,为多媒体和AR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强于Macbook甚至13“ MacBook Pro的性能表现。

苹果在WWDC 2018明确表示过并无融合macOS和iOS的计划,这其实也是体现了苹果在多终端融合的另一种思路,通过加强设备间的协同,而不是用大一统的软硬件来解决一切问题和需求。

未来,iPad Pro无疑会持续提升硬件水准,而屏幕尺寸甚至可能上探到15“。在软件和系统方面,苹果会通过引入更多系统级功能和推动第三方应用厂商的开发来加强iPad Pro作为专业计算设备的表现,比如更好的文件系统管理,更多场景对Apple Pencil的完善支持,甚至更灵活的多窗口的管理和切换。但系统桌面,鼠标支持等这些功能则不会出现在iOS和iPad Pro中,因为这些在苹果的产品组合中,本就是macOS和Mac的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