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投资“洼地”的解读——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永远是个坑

洼地这个词用来形容房地产投资的标的,确实比较形象,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用来形容一些潜在的房地产市场,比如说“环京洼地”、“西南洼地”、“环沪洼地”、“东北洼地”等等。

在一二线城市没有限购的时候,是没有“洼地”这个概念的,主要的战场和资金堆砌于一二线城市。而随着“限购”政策的出台,“洼地”一说也便普及开来。

早些时候,一线几个主力城市限购,南京、天津、合肥、苏州、杭州、东莞、佛山的“洼地”效应明显。

房产投资“洼地”的解读——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永远是个坑

北京购买力向“洼地”溢出示意图

其中天津作为离北京最近也是唯一的一个最具价值的投资城市,享受到了A轮的暴击,自北京而出的强大资金,在周边的战役上,通过B轮(石家庄)和C轮(大连、沈阳),向更广阔的地方进行渗透。当然,来自北京的资金也在B轮的同时走向了武汉、成都、重庆和西安等更远的城市。

房产投资“洼地”的解读——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永远是个坑

长三角的资金内部渗透能力是全国最强的,徐州和金华是南北两翼,西部直指芜湖马鞍山

上海周边的城市较多,杭州、苏州和南京是首轮辐射到的城市,在此期间合肥的“洼地”效应出现,江浙沪以及安徽省内的房产投资人士集中于合肥,迅速的填坑。在此之后,长三角内的“环沪”、“环宁”、“环杭”甚至“环杭州湾”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所谓洼地,战场向县城及小镇蔓延,位于主战场两端的徐州和绍兴金华也已经被列入“洼地”行列,苏南(无锡、常州)、安徽东部(芜湖、马鞍山)、浙江中部(绍兴)和苏北(南通、徐州),一系列的地方就像大锤砸蛋糕一样,在蛋糕还没被砸扁之前,总会有蛋糕渣喷涌而出。当然,长三角的资金同样也是流向了中部和西部的新一线以及二线城市。不要说武汉重庆和成都了,远如贵阳、南宁和昆明都能见到来自长三角的购房者。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为昔日的巨无霸副省级城市宁波,在这一轮资金的溢出中反倒落了下风,启动的时间节点和力度和城市量级不太相符,有可能是是对宁波的“战略性看空”。

房产投资“洼地”的解读——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永远是个坑

珠三角城市连绵区和周边(肇庆-清远-河源等地)演绎的“冰与火之歌”

珠三角的情况更为复杂,但是基本围绕着广州和深圳双核展开,佛山和东莞是最为受益的两座城市,实际上广深和东莞、佛山四座城市已经几乎连成一片。在东莞和佛山也出台限购后,中山、惠州、珠海、江门受到资金外溢影响。(当然了珠海本身就已经很贵)

珠三角的投资者对于本省周边的清远、肇庆、河源不是很看好,于是资金隔空飞出省外,武汉、成都、重庆、长沙、昆明、南宁、贵阳和西安成为了珠三角眼中的新“洼地”。

房产投资“洼地”的解读——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永远是个坑

中部三城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好,尤其是武汉和郑州

房产投资“洼地”的解读——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永远是个坑

西部会战,三个标杆性的城市:重庆、成都、西安

原本属于“洼地”的城市一部分被填平而失去洼地的投资价值,而随着国家对于限购、限售和限贷力度的加大,洼地城市正在迅速的减少。在“寻坑者”眼里,大坑已经没有了,只能去寻找小坑。

对于洼地来说,其投资价值在于“填平”,而不是“筑峰”,填平了以后,投资价值也会失去,没有人会傻到再去多加几框土。这是与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城市截然不同的。北上深是领涨型城市,他们可以拉起最高的山峰,在剧烈的造山运动之后,原本平静的地表会被严重破坏,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坑。从源动力上来说,没有北上深的拉动,坑是不存在的,其他城市也不可能在短时间超越北上深,所以当其他城市的投资价值被挖掘到一定潜力后,投资者便会离开。

房产投资“洼地”的解读——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永远是个坑

昆山花桥,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上海11号线

当所有的大坑被填平后,留给了人们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寻找更小的坑,要么去再造一次高山从而创造新的大坑。

现在的时间节点是敏感的。因为寻坑者已经涌向了呼和浩特、沈阳、银川,甚至西宁和乌鲁木齐。“投资不过山海关”在强大的资本力量下显得十分脆弱。而“大西北会战”则是真正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甚至很多人连呼和浩特在地图的什么位置都不知道就买好了机票。

不仅如此,传统意义上的环沪、环宁和环杭等区域,也在继续挖掘“潜力”。昆山花桥这一限量版产品火了之后,环沪的小县城甚至乡镇,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发着新的楼盘,目标人群无一例外的指向了外地人。启东、平湖、慈溪、桐乡、马鞍山、句容,一个个不起眼的城市,在各类自媒体和微信群中广为传播。当然了,最起码这些城市仍有“噱头”,算起来也算是个小坑,但是这样的坑,风险无疑已经高企。

对于精明的寻坑者来说,寻坑也算是一项稍有技术含量的活。但是众多的来自中小城市的盲目投资者,也许在投资房产上面就欠考虑了,对于“洼地”的理解出现了分歧。有些人认为价格低就是“洼地”,价格低就可以投资,于是大量的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都有着不少投资者。有些既不靠近大城市,也没有重大规划和经济基础的县城,新房开盘直逼10000,你说比上海南京便宜,那的确是便宜。但是这个“洼地”,以后会被填平吗?

填的上的坑叫洼地,填不上的永远是个坑。判断房地产投资洼地,看的永远是价值,而不是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