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性的偽彩妝愛好者的消費故事

璇璣

陪你一起變美

關注上方藍字關注我

來了就別走咯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我是個不擅長化妝的人。

上班後開始學習塗塗抹抹,這麼多年(四年而已)下來,還保持著只塗粉底液、畫眉毛的水平,當然更多的時候是素面朝天,甚至是因為太匆忙,不洗臉。

尤其是冬天來了,作為油皮切實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不油不幹的感覺,晚上洗好臉抹好護膚品, 早上還是完好如初,不洗臉氣色也不錯啊,我這一週就這麼偷懶了兩天。

扯得有點遠,因為自己一直在理工科的圈子裡打轉,身邊多的是二十六七也不化妝的妹子呢,所以自己也深受這種樸素之風的薰陶,不愛化妝。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上一次大規模地買彩妝品,是2016年冬天去加拿大。恰逢黑五打折季,第一次去發達國家的我,進了Sephora就好像老鼠掉進了米倉裡,去之前就做足了功課,列了長長的單子,到了商場一頭扎進店裡,買了無數化妝品,包括大熱的Urban Decay的眼影、Mac的口紅、腮紅、眼影、粉底液、刷子、定妝等等,Laura mercier的散粉、Tomford口紅、EL口紅,YSL口紅、Nars口紅、腮紅......

幾乎是一網打盡了當時最熱門和我最需要的所有彩妝品,光是口紅,就買了不下十隻,也是相當瘋狂。

之後,我就進入了一個無慾無求的佛系階段,兩年的時候沒買過什麼彩妝(除了零零散散在機場免稅店順手買過幾只口紅外)。

但是就算這樣,我的彩妝還是用不完,我就想知道,那些每天分享彩妝的博主,真的能鐵皮幾盤眼影、擦完幾隻口紅啊??一開始我還會羨慕美妝博主, 坐擁那麼多心頭好,但後來會覺得她們也挺不容易,為了給我們試色、分享,要買那麼多東西,到最後會變成一種累贅吧。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本著斷舍離的態度,我決定不用完就不囤貨,所以化妝品真的不多,現在用的還是兩年前的MAC四色眼影盤,哈哈,也不知道過期了沒,反正我用著還挺開心。

現在是一個很矛盾的社會,一方面,自媒體的發展讓大家都變成了可以給別人種草的那個人,只要你有網絡,就可以發聲,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宣揚精簡生活,物慾的合理性成了一個值得探討、值得深思的話題。

藉著彩妝,我也想談談自己的消費觀:我永遠是支持花錢的那個人,但是卻不支持沒腦子的花錢。我當然可以花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前提是買來會用,這件東西會給我帶來持久的快樂和便利,我覺得花的很值,但我不會為自己的慾望和虛榮買單。

作為一個不怎麼化妝的人,彩妝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夾雜著慾望的不必要消費。所以在面對這類東西時,我會變得十分謹慎:你真的會用嗎?它對你真的有用嗎?還是僅僅是因為好看?

當然,如果它好看到你即使不用,看著也會開心,倒也不是不可以買,只是真的很少有東西讓你一直看著還能保持一開始的開心(男朋友除外)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為什麼說女人的錢最好賺呢?因為女人是情緒化的產物,很容易衝動,尤其是面對琳琅滿目的彩妝品時,很容易買到失心瘋。成本低廉的彩妝品正是抓住了人性的這一弱點,包裝極盡華麗,經常讓人喪失理智。

區分什麼是慾望,什麼是需要,其實很簡單,慾望只能帶來一時的快樂,但需要的東西會在買來之後給你帶來很多好處。

所以我覺得完全沒必要盲目批判那些喜歡買買買的人,如果是真的需要,為什麼不能買?賺錢的意義不就是為了花嗎?

同理,買奢侈品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不能買呢?如果是它的設計、材質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很願意為它買單,但是很多時候僅僅是因為別人有了,我也想有,那我會勸自己冷靜一點。或者說,為了那個LOGO代表的身份,就去消費,滿足自己莫須有的攀比心和虛榮心,就是值得唾棄的消費觀。

那麼,最後,從雞湯號回到時尚號,一個理智的彩妝愛好者,最近長草的是哪些單品呢?

Charlotte Tilbury12色聖誕眼影盤

鑑於兩年沒有更新過眼影盤加上最近拍照時化妝比較多,我想要再買一個眼影盤,CT的這款聖誕盤一共有四組,12個色,讓我很是長草。

它的名字叫做Stars in your eyes,很浪漫!不過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其顏色是從淺到深排列,但看上去都很實用,左邊兩個適合日常,右邊兩個適合拍照,手殘星人似乎也不會浪費呢。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Huda Beauty眼影

另外一個就是Huda Beauty的這盤NUDE啦,顏值無敵高,顏色稍微比CT的更粉嫩、更閃亮一些,但也足夠日常。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植村秀聖誕限量口紅

最後,是我想買一隻日常的口紅,植村秀的聖誕系列是巧克力味的,我覺得大概能吸引我一直塗口紅了吧。

以前不覺得口紅有什麼,但現在越來越覺得,嘴唇的氣色很能凸顯一個人的精神,尤其是拍照時,不塗口紅看著臉色暗沉,就好像生病了。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試色如下,最火的是第一排第二個的牛奶巧克力色,但我更想買第一排的第一個焦糖太妃色,顏色偏淺橘色,更適合我一點。

一个理性的伪彩妆爱好者的消费故事

其實,我現在的購物習慣就是看上了先加購物車,過一個月再去看,如果還想買+依然需要,才會下單,這樣會變得越來越理性。

而在買衣服上,我真的擔心淘寶會把我拉黑,因為我的退貨率可能超過看這篇文章的每一位讀者。。。不過這樣也讓我變成了一個真正苛刻的消費者,只買最好,最適合自己的,絕對不為了面子追求最貴。

再說一個無用的東西,就是聖誕禮盒!!!以我上面的方法來區分,絕大多數聖誕禮盒都是華而不實的,無論是多麼喜歡,裡面總有幾樣你用不到的,相信我,拍照很好看,拍完之後盒子都不知道往哪兒放。真真是血和淚的教訓了。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兒啦,年底的購物節比較多,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