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后不放半年,住进去就等着得病吧!真的是这样吗?


装修后不放半年,住进去就等着得病吧!真的是这样吗?

装修后不放半年,住进去就等着得病吧!真的是这样吗?

标题不是我的观点,是之前一个网友留言看到的。

我的观点是放个1-2个月就住得了,当然前提是装修别用劣质材料,但反过来讲,用了劣质材料,多放半年也好不到哪里去。装修空气污染问题,我觉得不少家庭不是过于忽视就是过于重视。

也有网友讲「我觉得看个人吧,也有小区邻居刚装就入住,甚至没装完就入住。我觉得穷是一种病,没法治,绝症。只能说量力而行吧。」

我觉得说的也有道理,我老婆一土豪同学,家里房子好几套,新房子装修2年后还没入住,说是怕有装修污染。我们能说啥呢,人家又不缺房子住,爱晾几年晾几年,传给3岁儿子做婚房都行……

壕有一千种处理装修甲醛的方式,而我们普通业主不行,普通业主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我自己就这么干。

1

减少引入污染源

这是根本,防范大于治理。

甲醛和VOC(挥发性有机物)肯定是有源头的,不是所有的装修材料都有问题,我们得了解具体是哪些源头,尽量减少使用量。VOC主要是油漆和乳胶漆引起,甲醛主要是应用于脲醛胶水、织物等生产过程。

所以可能会造成甲醛或VOC挥发的装修材料有:建筑胶水、人造板材、复合地板、板式家具、油漆、乳胶漆、窗帘等等。说实话,装修是离不开这些材料的,个人觉得问题最严重的是人造板,几乎每家都要用,用量大,而且人造板内的甲醛会长时间释放游离出来,有的甚至能释放长达10年。

1、尽量使用能替代的其他材质,比如瓷砖或实木地板替代复合地板;实木家具替代板式家具(还是得有钱)。

2、不能替代的话,尽量选择经济承受范围内环保指标最好的产品,比如人造板尽量选择大厂大品牌的(

注意是板的品牌,不是定制品牌)。

3、不是所有人造板都有甲醛问题,脲醛胶生产的板材才有甲醛问题,MDI胶生产的板材就没有甲醛,比如禾香板,比如有人选铝制家具。

2

甲醛处理原理

对于已经装修好了只能是考虑如何治理了,治理最有用的还是:通风

从甲醛治理的原理来说,主要3种:吸附、分解、稀释

物理吸附,就好比甲醛原来在空中飘,然后你用什么办法把它收集起来。活性炭就是这种原理,物理吸附意味着要接触才能吸附,这就需要2个条件:1、接触面积要大;2、室内空气要流动。

装修后不放半年,住进去就等着得病吧!真的是这样吗?

但物理吸附有个缺点,会饱和,就像海绵吸水肯定是有上限的。从这个角度看,活性炭吸附完了是需要及时更换的。

化学分解,如何把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目前我的认知中科学界最有效的就是以二氧化钛为主要材料的光催化剂作用,起作用同样有2个条件:1、纳米级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2、紫外线照射条件下。效果如何?有人说有用,有人说没用,众说纷纭。个人觉得条件达到应该是有用的。

装修后不放半年,住进去就等着得病吧!真的是这样吗?

稀释,就好比一滴墨水滴入池塘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房子里甲醛浓度再大,只要跟外界一通风,浓度稀释了就安全了。开窗通风就是稀释甲醛,风越大空气流通越快效果越好,所以有人在家买个工业级的大电扇把室内空气朝窗外吹也是办法。新风系统也是这个原理,室外有雾霾或者室内开空调的时候,不适合开窗通风,新风系统替代了通风。

装修后不放半年,住进去就等着得病吧!真的是这样吗?

3

加速甲醛游离

劣质人造板最大的问题是源源不断释放游离甲醛。人造板材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比较大量的脲醛胶水,而脲醛的化学性质不稳定,会分解出甲醛气体。

以上说到的吸附、分解、稀释都是针对甲醛气体而言,而当你想尽办法除去空气中游离的甲醛之后,人造板中的脲醛胶水又分解出游离甲醛来。这就是甲醛治理的最大难题,胶水中的脲醛还没变成甲醛之前你是没办法处理的。

高温、高湿度条件可以加速甲醛游离出来。这也是相传装修完经过一个夏天的通风会更好的原因。

4

控制总量

室内甲醛含量的测量,实在一定的空间内,一定体积大小的测试样品所产生的甲醛释放量,这个意思就会,这个一定体积是有限制的,如果我们在一定对的空间能,无限量的堆放含有甲醛的材料,那么这个结果一定是超标的。

所以我们装修中同样一个道理,房间的空间是有限的,如果你不停的添加使用含有甲醛的材料,那么就算材料本身是合格的,但是室内空气质量是不可能合格的。

总之,装修产生甲醛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只有从源头控制,选购环保等级较好的产品,并且控制总量,加上有效通风,是能更好的降低装修后带来的甲醛污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