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授删除论文,是心虚还是何由?

近日,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青年长江学者,39岁的梁莹把自己在网上发布的120篇中文论文删了个干净,只在自我介绍中留下了英文文献。媒体调查发现,在其过去发表的论文中,至少有15篇疑似抄袭或是一稿多投,涉嫌学术不端几乎是板上钉钉。

一个知名教授都能靠“复制黏贴”发表多篇论文,我们社会的“抄袭之风”严重性可见一斑。抄袭,指窃取或修改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或者部分完全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而自古,中国人对“文人”的事情就带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美化性”。这种美化体现在我们所说的“借鉴“、”模仿“上,”读书人做的事,那能叫偷吗“?甚至社会对“抄袭”行为的容忍度,已经由作品的热度、粉丝量又或者因为是“衍生相关”而近乎没有了底线。

这种对于“抄袭”的容忍,其实是从我们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了。最初开始写作文的时候,老师就会给出大段大段的“优美句子”让孩子们”借鉴“学习,开始上学便是如此,更不用提社会上几乎是随处可见的“学习借鉴”。不提及我们的道德教育,单纯谈这样“学习着”长大的孩子,难道能对”抄袭“有着坚决的抵触吗?他们到底是如何分辨“抄袭”和“借鉴”的呢?

这几乎要成为我们社会一个隐藏的“通病”,却总是被模模糊糊的掩盖,甚至一度因为某些原因而退让。教育模糊了“抄袭”的边界,而“抄袭”的低成本、低风险又更加促使人们去“铤而走险”。社会应当从小就严格将“抄袭”的概念进行划分,去教导孩子们到底什么算作“学习”、什么算作“自己的东西”以及什么算作“抄袭”。对孩子的教育才是社会的基础。其次就是加强社会规范,完善与“抄袭”相关的制度与惩处机制,让“有贼心”的人面对“可能付出的代价”失去“贼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