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基金危機:規模縮水、業績不佳、發行遇冷


FOF基金危機:規模縮水、業績不佳、發行遇冷



作為一種全新類別的基金,公募FOF曾備受追捧。首批FOF發行之初聲勢浩大,合計首募166.36億元,除了泰達宏利全能優選首募規模為8.27億元外,其餘5只FOF均超過20億元。然而,到如今首批FOF規模已縮水至62億規模,縮水幅度超過60%。更有甚者,2018年以來成立的公募FOF中,已有3只FOF規模掉到了5000萬元之下,其中有2只在2000萬元之下。

此外,首批6只FOF運行已超過1年,淨值全線卻出現虧損,成立以來虧損幅度最大達19.33%。

多隻FOF基金淪為迷你基金


作為備受市場關注的創新品種,FOF乍一問世便受到資金關注,第一隻公募FOF出現在2017年10月,2017年首批6只公募FOF募集規模加起來達到160多億元。

但如今的FOF規模還不及當初成立時。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首批FOF最新規模約61.48億元。而2017年末,FOF的規模還曾達到過130.30億元。由此可見,僅一年多時間裡,首批FOF總規模縮水超過60%。

2018年成立的18只公募FOF,首募規模均超過2億元,但經過不足一年的運行,已有4只規模縮水至1億元以下,其中3只跌破5000萬元。根據規定,當基金連續60個工作日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將終止基金。它們或面臨清盤。以某管理規模居前十的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為例,截至1月16日,該產品A類份額的規模僅剩459萬元,即便算上C類份額的規模,兩者合計也只有1471萬元,而成立之初,該產品首募規模達3.7億元。而按照證監會現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當基金連續60個工作日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將終止基金。它們或面臨清盤。


FOF基金危機:規模縮水、業績不佳、發行遇冷



首批公募FOF成立以來全部虧損


2017年9月8日,首批公募FOF正式獲得證監會的批文。南方全天候FOF、泰達宏利全能優選FOF等6只基金在2017年的10、11月份相繼成立。不巧的是,公募FOF成立後遇上了2018年的熊市,截至2019年1月16日,6只FOF成立一年來均為虧損狀態,平均虧損達4.48%,其中海富通聚優精選領跌,成立以來跌幅高達19.33%,嘉實領航資產配置A/C則下跌3.55%和4.64%。其餘7只產品的跌幅在1%至3%之間。值得注意的是,FOF單位淨值均在1元以下,市場表現差強人意。

但從2017年10月的行情來看,大部分FOF控制住了回撤,比起大部分偏股基金簡直強很多。主要是大部分的FOF投了固收類的基金。據瞭解,首批6只FOF多采用風險平價策略,起初以配置貨幣基金為主,隨後為達到對公募FOF投資貨幣基金不得超過5%的要求,轉而以配置債券基金為主。基金2018年三季報顯示,嘉實領航資產配置前十大重倉有7只債券基金、2只混合基金和1只黃金ETF;而權益配置為主的海富通聚優精選,前十大重倉中有8只混合基金。

此外,2018年成立的18只公募FOF(包括養老目標基金),已有2只基金髮生虧損。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中融量化精選A/C則下跌1.53%和1.99%,上投摩根尚睿也虧了1.54%。

從備受熱捧到頻頻遇冷


首批公募FOF曾備受追捧,均是一次性募集成功。除了泰達宏利全能優選首募規模為8.27億元外,其餘5只FOF均超過20億元。此外南方全天候策略、嘉實領航資產配置、海富通聚優精選等3只FOF甚至提前結束了募集。

但對比首批公募FOF的發行盛況,2018年FOF產品的募集規模均大幅走低,可謂“冰火兩重天”。

2018年新發行成立了6只普通類FOF和12只養老目標FOF,其中6只普通類FOF首募規模均未超過5億元,2018年11月份成立的前海開源裕澤僅募集了2.99億元;而12只養老目標FOF中,除廣發穩健養老目標一年和富國鑫旺穩健養老一年獲得了5.2、8.83億元的首募規模外,其餘10只首募均低於5億元,且較多集中在2-3億元。

此外,2018年成立的公募FOF多隻延長募集期,比如,2018年8月7日,上投摩根公告稱,上投摩根尚睿混合型FOF延長募集期。同年10月18日,泰達宏利公佈旗下泰達宏利泰和平衡養老目標FOF延長募集。

業內普遍認為,此前市場對於公募FOF預期過高,從目前情況來看,FOF產品業績乏善可陳或許是新產品發行遇冷和資金離場的主要原因。

FOF未來的發展趨勢


對於FOF未來的發展趨勢,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經理劉亦千認為,未來需要從三方面呵護FOF發展。首先,在投資管理層面,FOF必須堅持長期專業化管理、分散化投資,持續為投資者實現長期合理回報。其次,在投資人層面,必須建立針對養老金的賬戶安排,樹立長期理性投資觀念。最後,在政策層面,通過制度安排激勵投資者積極參與養老投資,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

天相投顧投資研究中心負責人賈志表示,首批FOF的規模下滑主要是所在公司發行時過度在意首募規模,給予較大營銷支持,有很多短期資金進入,並很快退出;另外,首批FOF雖然是偏債居多,但是貨幣基金超配,再加上雙重收費,業績表現不佳,持有人的體驗與公司新發產品時的宣傳有落差,也選擇了離場。在賈志看來,未來FOF還是要有足夠的資產配置空間,不能將自己限制在偏債或者偏股,應充分發揮資產配置的能力,為客戶獲取穩健的費後收益。

版權聲明:股市動態分析除發佈原創財經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聯繫方式:0755-82075959;微信原文留言等(微信號:gsdtfx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