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能否“否極泰來”?

隨著春運開始,國內玉米市場節前備貨進入尾聲。由於北方農戶銷售進度差異,價格呈現出“東北跌、華北反彈”的特徵。東北糧價已大部回吐前期漲幅,筆者認為,春節前東北玉米價格進一步下跌空間或有限。

進入1月下旬,東北玉米收購價格持續下滑,周比累計跌幅高達10~50元/噸不等。2018年12月以來,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累計最大跌幅超過200元/噸,以吉林嘉吉生化為代表,大部分回吐前期漲幅。目前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鮮有1700元/噸以上水平,黑龍江部分深加工企業已低至1550元/噸左右,甚至低於上年同期水平,但跌勢似乎還沒有停止的勢頭。

以吉林省為例,目前松原嘉吉生化收購價報1690元/噸,逼近新糧開秤價1650元/噸,2018年12月份以來已累計下跌210元/噸;吉林燃料乙醇折標價1650元/噸,折扣比1∶1.25,回落至開秤價水平,較2018年12月初高點累計下跌170元/噸。

據分析,促使東北玉米價格持續弱勢下行的原因主要是:近期天氣逐漸變暖,給玉米儲存帶來極大壓力,加之“地趴糧”品質參差不齊,部分農戶出現一波售糧小高峰,新糧上市量較前期增加;深加工企業庫存充足,節前收購意願較低,壓價情緒較高,且對品質要求較高,部分企業甚至停收;南方飼料企業備貨進入尾聲,東北外運數量減少。

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我國玉米進口量超過40萬噸,環比大增。2018年玉米進口並未因中美貿易摩擦而減少,主要減少的是來自美國的高粱和DDGS,相反黑海地區玉米成為“替補”。

與東北相反,臨近春節,華北產區玉米價格再傳反彈“聲音”。據悉,山東壽光金玉米收購價1930元/噸,濱州金匯1940元/噸,均較上週末上漲10元/噸;盛泰藥業1956元/噸,上漲20元/噸。主要因前期山東玉米價格跌幅較大,農戶對價格不太滿意,逐漸產生惜售心態,加上節前企業備貨需求,玉米價格小幅反彈;前期持續跌價後貿易主體發運利潤低,存在一定惜售觀望心理,近期部分春節期間不停產的企業提價以吸引糧源。

今年春節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迎來一輪罕見的下跌,後期隨著下游飼料企業備貨和北方農戶賣糧雙雙進入尾聲,國內玉米市場恐難以再掀波瀾。東北部分貿易企業已於上週末停收,偏遠地區企業備貨有所延後。筆者認為,在東北玉米價格已“比肩”上年同期水平的情況下,完成春節前後乃至更久一些的優質玉米庫存不失為良策。

作者:梅立紅;來源:糧油市場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