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到底解决了客户什么样的痛点,这几点要求你都具备吗

2B的业务创建B2B个人社群,企业做通关的业务往往不是老板亲自负责,一般是由外贸专员来负责的,所以我们就需要把这些人归集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是你的想法,但是你靠什么去吸引他们呢?怎么去让他们加入进来?能够为这些人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就是要解决这个点。

做社群第一要思考的、要解决的就是明确这一点,这意味着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地基有问题,大厦肯定会倒。所以你给用户解决的点,解决的问题没有搞清楚,社群是很难经营下去的。

用户为什么要加入你的社群呢?你吸引他的是什么呢?你能够为他解决什么痛点呢?

社群到底解决了客户什么样的痛点,这几点要求你都具备吗

玩社群基本上有这四类需求点:

第一类,是问答求助。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有些人确实有问题需要得到快速的回答,如果说你能够在社群里面把他解决问题,那这个痛点把握的就把握的比较好的,所以问答求助吸引用户加入社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点。

具体怎么应用呢,比如说我们企业很多产品型社群就是这方面的应用,你本来对我的产品有兴趣,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去使用,所以我把你圈进来,然后我在这里跟你解答,可以提供7×12小时的快速解答,很显然这是一个产品型社群。

第二类,是分享知识。满足用户对知识的渴望。知识的范围很广,比如说涉及到职业成长的知识,涉及到事业成功的知识,涉及到身体健康的知识等。

第三类,是炫耀。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是喜欢炫耀的。所以我能不能够创建一个社群,来满足他们炫耀的需求呢,实际上是有可能的。比如说QQ空间就满足的人们这种炫耀的需求,这个关系有可能是客户关系,有可能是粉丝关系,有可能是人脉关系,我们可以在社群里面提供管理和储备关系这样的需求点,也有可能打动你客户的一个点。

第四类,是共同认同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比如说狮子会你听说过没有,狮子会在全球发展的规模非常大,那他也是个社群,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呢,是因为大家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

这帮人都遵循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理念,他们都希望能引导人类走向自由、和平、康乐的境界,这就是价值观和长期共同的目标。

这四项是我列出来供你选择供你思考的,到底选哪一项呢,实际上不取决于你,而取决于你的用户,你的用户对一点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是我们在运营社群中,唯一要考虑的要素。

我们为传统企业主解决怎么样从卖货到圈人的社群商业转型,这是一个点,在这个点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玩共享客户。因此,共享客户是次要的点,大家一起玩社群商业就变成了主要的点,所在准备创建社群圈人的时候到底要选择哪一个需求点,是需要你反复的思考和反复的市场测试,是要找到一个能够足够吸引潜在用户加入的点才可以。

在这里强调两点:

第一点,需求点再深不在多,也就是说你有助于他事业成功,那很多方面都可以帮助他成功,比如说学习领导力、学股权、学市场营销都可以。所以呢,这只是一个范畴,我们要把它细分再细分,越细分越有吸引力越细分越能找到同频的人。

第二点,我们在确定这个点的时候最好不要太多,核心的点一个就可以,倡导单点突破。因此,我前面讲的四个例子,到我办公室来想做中小企业主社群的,宠物平台、外贸通关想做社群的,我并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我也无法给出答案,因为我没有跟你们的用户群体直接的接触过,也没有任何的调研资料,所以没有答案的。但是今天上完课我会给你们布置作业,这个作业就是如何来设计你的吸引用户的需求点,你把这个作业完成之后如果有幸被抽到,明天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去探讨,我可以给你一个大概的判断和建议。

企业玩社群实际上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商业,所以我们要找出目标用户的需求点。通过微信等互联网工具把他们吸引过来,线上线下开展社交活动形成一个圈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输出价值,获得认同成为用户然后促进复制裂变从而实现指数级的增长。

社群的逐渐壮大和收入都遵循着一个简单的原则,什么原则呢?

这个原则叫三近一反。

第一个近指的是地理位置的相近,这个社群归集起来形成圈子,这个圈子最好能有凝聚力,能够凝聚成一个圈子,地理位置很重要,距离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它决定了社群的发展或者是更强关系的构建。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展这样的现象,你把你的客户归集在微信群里面,慢慢的就会淡了就变成死群了。为什么呢?没有线下交往,你纯粹的线上很难的,一定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你看樊登读书会是线上线下,肆拾玖坊主要是线下,线上实际上是很少的,你要是线下具体就很重要,如果说咋们天南海北怎么能够在里面深度的交往建立信任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大社群按照地理位置把它分隔成小社群。

第二个,是指兴趣相近。就是大家拥有共同的兴趣是用户关注和他自己相关的问题,而不是我们商家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我把大家归集到一起,大家都有共同的兴趣,就是我的企业怎么玩社群。

第三个,是指身份相近。身份相近是发展关系的前提,这个身份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年龄、社会地位、拥有的财富、学历。所以我们社群归集起来的那些人都是一类人,是相近的人的是这个概念、

一反指的是彼此需求的关系,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叫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培训的时候会分组,分组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组是男生有些组是女生,我们就把他们调开,变成每个组都有男有女,这就是反彼此需要嘛。再比如说这个群里面有供应商有采购商,他们之间是彼此需要这也是属于反,你在创建社群的时候有了一反的因素就会变得稳固很多,社群用户不仅仅会被你吸引进来还会被那个相反的条件所吸引。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样的现象,有些社交活动是对女性免费的,因为只有女性来了才能够吸引男性,这就是一反的作用。

三近原则协助无数用户聚合成各种社群 ,我们因为兴趣相近、地理位置相近、身份相近,然后我们就聚在想相聚在一起了,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群分就是相近的人聚合在一起,这个社群因此扩散、停留、活跃,但只有一反才能将社群成员强有力的联合在一起协助打开商业化的大门。

所以三近一反是来知道我们创建社群的最基础的逻辑,最底层根本要满足用户的需求点,最基础的逻辑解决了之后,我们就要设计社群的门槛了。我们讲社群是一定要有门槛的,无门槛的社群是最难运营的并不死你三个都做也是最容易死掉的,一个好的社群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入的,没有门槛的社群势必会导致用户层次不齐,而且会出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现象。

因此,你在朋友圈经常看到的扫码即可入群,那只是一个群而已,群和社群不是一个概念,群跟我们营销的时候要打电话一样,它只是个工具;而社群一定是用户沉底并且有交互的,它往往是可以在QQ群里面,也可以在微信群里面,甚至没有群就是在线下的聚会,社群强调的是沉淀和交互。

常用的社群门槛有哪些呢?往往都涉及到这五类:

第一类,付费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第二类,是定向邀请。我虽然没有收钱,但是我只针对特定的人,这类人是我熟悉的人我靠接他,凡是定向邀请进来的人一定会复合三近,那么三近未必都符合,比如说身份相近、兴趣相近、地理位置相近。

第三类,是条件过滤。我们可以实行严格的审核机制,比如说邀请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才可以加入,他需要上传他公司的一些材料来证明他就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这就叫条件过滤。

第四类,是等级特权。比如说你使用的账号等级达到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加入,你是我们的会员等级达到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加入都是可以的。当然,会员不等于社群,把会员归集起立才有可能成为会员的社群。

第五类,就是购买一定的常用产品即可加入。比如大微店、肆拾玖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很多社交电商都是用这种方式,你就是购买了一定的商品才可以进入到他的社群。

优秀社群有三个标准:

第一个是相互认识,一个成员在社群内部的好友越多就说明成员在社群中的地位越重要,在一个社群中好友数量越多人们在社群中留存活跃的时间就越长。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是企业去玩用户社群,能够留住用户的不仅仅是你,如果能够让你的用户之间相互认识,用户认识的越多,更加容易在你的圈子里沉淀留存。

可是我们很多做企业的非常搞笑,他把用户归集起来担心他们之间串联,不希望他们之间认识,其实这是错误的。

第二个是互相信任,信任是促成社群转化的基础,信任度高转化度也高,信任度低转化度也低。所以,社群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信任问题的。因此,很多社群都把信任作为他的社群文化,不断的去强调和传递。比如说肆拾玖坊为信任不可辜负,在BBN社群我们也特别强调文化。

第三个是频繁互动,互动频次次数代表着时间货币,衡量一个社群是否具备价值的核心指标,是看社群消耗用户的时长有多少,通常用户停留的时长越长表明对用户的影响越大。这种互动有的时候我们社群组织方没有办法提供的,所以最主要的消耗实际上是发生在成员之间频繁互动当中。

最后特别强调:凡是指数级增长的社群,必然是你会创建一个大社群,在大社群中形成不同的小圈子,那你要想办法利用无数小圈子来实现庞大的社群运营的结果。肆拾玖坊实际上众筹加社群的模式,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个大社群,但是他全国有89个分舵,每个分舵就是一个小社群就是一个小圈子;樊登读书会也是一样的他全国已经有上千万的会员,但是这些会员散落在全国各地,各地又有小圈子;还有混沌大学也是这样的,他本身是社群的模式,他有各地的分会,分会下面又有班级。所以这些都是把大社群分成小圈子,同时每个小圈子都能实现预期变现的结果,整个公司运营的商业变现结果就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