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破段子|踏空与抄底,盘感这事靠谱吗?

金融破段子|踏空与抄底,盘感这事靠谱吗?

我们相信,了解金融业,了解金融同业,可以从段子开始。

都说三根阳线就能改变信仰,2018年的哀鸿遍野仿佛还在眼前,可几根阳线之后,满眼望去市场已全都是摩拳擦掌“买买买”的身影。

行情变化快如风,自然有人抄底成功有人踏空。没享受到这一波行情红包的人也许会懊恼,为什么有的人盘感就是比我好?盘感这事靠谱吗?

盘感可能属于“专家型直觉”范畴

说实话,盘感这个词自带玄乎感,一般情况下我们对盘感的理解是,交易者拥有一种神奇的直觉,提前感知到市场可能即将发生的变化。

如果你还记得《大时代》这部经典的香港电视剧,有可能还会有印象:剧中由刘青云扮演的方展博就拥有神奇的盘感:每当股市将要大幅下跌时,他的心里就会感受到莫名强烈的不适。凭借这种直觉,方展博一次次成功躲开了股灾。

当然,电视是电视,生活是生活。生活中的盘感,比较属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

专家型直觉范畴——这是一种大脑在一瞬间处理一系列微小信息并得出可靠结论的能力,是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无意识提炼出来的。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眨眼之间》(Blink)中的开篇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在一些艺术名家鉴赏雕像中的杰作中,有一尊阔步行走的男孩雕像。有专家本能地认为这个雕像是仿冒品,虽然他也并不能说清楚是什么让自己有了这种感觉。

其实,传统的思维过程是【看到现象—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在长期的实践之后,人的思维过程可能会被简化为【看到现象—直接搜索到已经在大脑存储的信息-得出结论】,从而节省了逻辑推理所需的大量时间(虽然这种专家型直觉有时也会出错)。

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将这种能力称之为直觉性决策制定模式,他曾经对多位象棋大师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师们所看到的棋盘中的棋子和我们所见棋盘中的棋子不同。但这种一眼看清复杂棋局能力的背后,是象棋大师至少经过了10000个小时的专注练习(大约需要在6年的时间里每天练习5小时),期间他们已经熟悉了数以千计的棋局,并对每个棋局中的棋子建立攻守关系。

专家型直觉可以习得吗?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的回答是,专家型直觉的习得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需要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二是长期大量的训练。长期大量的训练这一点不难理解;但另一个条件却提醒我们,专家型直觉不是万能药,其习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金融破段子|踏空与抄底,盘感这事靠谱吗?

因为卡尼曼发现,在医生、护士、运动员所面对的复杂但基本有序的情境中,专家型直觉值得信赖,但股票投资者和政治学者所面临的环境很难找到普适的规律,因此所做出的的预测就会经常出错。

卡尼曼提出,每个人的脑子里有两个系统,系统一负责快思考,系统二负责慢思考。快思考(系统一)是无意识且快速的,它类似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下意识反应的套路,使生活简化,让我们不必每天早上起来都思考一遍如何套上衣服、扣纽扣、拧开牙膏盖、挤牙膏……系统一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变成可一键执行的自动程序,节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损耗。慢思考(系统二)是指逻辑推理,它是学习、计算、理性分析等需要深入思考后的结果。比如计算复杂86*54这类有点复杂的数学题,它是一个耗力系统,需要去主动调动,但它可以处理复杂的多重任务。

虽然有意识地使用系统二,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更为靠谱,但系统二并不总是能够占到上风。因为系统二很懒,它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系统一的工作,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一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简而言之,在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中,大量的长期训练可以培养出比较靠谱的专家型直觉;但如果环境本身是变幻莫测的,专家型直觉作为第一反应则未必靠谱。

会择时源自“不择时”

记得去年年底中泰资管发行首只公募基金“星元”的时候,有同行给我们留言说我们“胆真大”;如今市场回暖,又有小伙伴给我们点赞,觉得中泰资管和我们的基金经理,在“择时”上做得真好。

中泰资管和我们的基金经理真的特别会择时吗?

事实上,最低点从来都只出现在后视镜里,几乎无从判断。相比所谓最后一跌,中泰资管更关注的是风险报酬比。我们自去年以来集合各投研部门的力量推出风险月报,就风险的定义、策略、评估、管理和应对提出了自己的体系,并每月形成定期报告和分析。这套逻辑不是基于”感觉“也不是基于”猜测“,而是一套可理解、可复制和可跟踪的逻辑。

我们的基金经理姜诚也不择时。姜诚以即便不能卖出也愿意持有为买入股票的标准,并不追赶短期基本面的运行方向,“虽然不少人做股票投资看趋势,就是通过预测市场处于涨势或跌势进行买卖,但我

只称重不择时。我用PB-ROE(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模型来判断股票的风险水平。PB作为估值中枢,相对于PE更加稳定,长期平均ROE水平则是检验当前公司的PB是否合理的标准,通过综合这两个指标,可以近似判断出当前一家上市公司价格的风险报酬比,从而指导投资决策。”

换句话说,不择时的背后,我们觉得更靠谱的,是慢思考耐心

金融破段子|踏空与抄底,盘感这事靠谱吗?金融破段子|踏空与抄底,盘感这事靠谱吗?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金融破段子|踏空与抄底,盘感这事靠谱吗?

长按识别二维码

金融破段子|踏空与抄底,盘感这事靠谱吗?

中泰资管APP

官网:www.ztzqzg.com

扫描二维码开启新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