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府文化 游文旅成华」天鹅抱蛋·安卧后蜀名将的风水宝地(下)

「听天府文化 游文旅成华」天鹅抱蛋·安卧后蜀名将的风水宝地(下)

触摸历史印记 · 见证成华风采

听天府文化 游文旅成华 | 第 35 期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公元933年

后唐皇帝李嗣源去世

「听天府文化 游文旅成华」天鹅抱蛋·安卧后蜀名将的风水宝地(下)

李嗣源

次年,李嗣源的儿子,年轻的李从厚继承父业,当上了皇帝。但是李嗣源的养子,潞王李从珂表示不服,自己也想当皇帝。大家都知道生在帝王家,为了争夺权力,手足相残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就是沾满了亲生兄弟的鲜血登上了皇位。更何况还不是亲兄弟的李从厚和李从珂。为了争夺皇帝的宝座,潞王李从珂打出了“清君侧”的老把戏,举兵反叛。934年3月.张虔钊、孙汉韶等六位节度使率大军联合讨伐李从珂,进军李从珂的所在地凤翔,期待一鼓作气,平定叛军。

3月15日,各路讨逆兵马大举进攻凤翔城。凤翔城守备器材不足,城市的防御也很单薄,李从珂的守军伤亡惨重,东西关的小城也相继失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李从珂不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也不是打开府库,重赏三军,而是用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手段来激励士气。要问他做了什么,其实就一个字:哭。

眼看着城池难保,自己即将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李从珂三下五除二,将上身的衣服脱掉,露出身上的一个个伤疤,然后站到了城墙上,哭泣着说:“我自小就跟随着先帝出生人死,身经百战,满身创伤,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们大家跟着我,这些事都看在眼里。现在,朝廷宠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此惩罚啊!”在生死关头,李从珂哭得声泪俱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许多攻城的军士动了侧隐之心,转而支持了他。

而这边,张虔钊不为所动。他负责主攻城西南,急切之中,他手持利刃在后面督战,驱赶士兵登城,由于催逼太急,引发士兵哗变倒戈,反身攻击他,幸好张虔钊机灵,赶忙骑马逃逸,才免一死。羽林都指挥使杨思权乘势大声喊着说:“大相公潞王,是我的君主”便率领军队解去铠甲,丢掉兵器,向潞王请降。于是,兵众都弃甲缴械投降,讨伐战争彻底失败。潞王篡权成功,于应顺元年,也就是公元934年四月登上了皇位。

「听天府文化 游文旅成华」天鹅抱蛋·安卧后蜀名将的风水宝地(下)

孟知祥

张虔钊刚强不屈,壮志不回,不愿与潞王同流合污,为仇人效力。于是,他指挥军队退回汉中,约同武定军节度使孙汶韶一同入蜀,投奔后蜀主皇帝孟知祥。

张孙二人的来归,对于后蜀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利好消息!一下子,大散关以南的汉中地区,整个就归了孟家。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大散关,它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得到了这片土地,便形成了秦岭和大巴山一线天然的防御体系,使得后蜀的防御态势豁然开朗,进可前出直取中原,退可据险保全四川,可谓是攻守兼备。

说起来张虔钊和孟知祥也是故交。他参军之后,就一直在河东禁军,是孟知祥眼瞅着长大的老部下。孟知祥得到张孙二人,连声道“得此二人,若生两翼!”感觉就如同当年陈平弃项羽而投刘邦,许攸离袁绍而归曹操一样。

见到两位老部下以后,孟知祥说起当年旧事感极而泣,张虔钊不失时机地向孟知样举杯致敬:“敬祝老首长身体永远健康,万寿无疆!”其实,老孟患风疾已经一年多了,听此言语,心下激动,血压陡增,中风加剧,竟然当场扑倒,人事不省!醒来已是半身不遂,当年秋天,孟知祥就去世了,享年60岁,而此时的张虔钊也己经是52岁的人了。

话说时间又过了13年,契丹攻灭了后晋政权,中原无主,陷入一片大乱。与后蜀接壤的秦、成、阶三州,拒绝接受契丹诏命,随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归顺后蜀。而忙于立国的后汉刘知远无暇顾及,致使关中空虚。后蜀主孟昶抓住机遇,命令张虔钊统领五万兵马北伐。得到诏令的张虔钊大喜过望,他虽年过六旬,但常叹朝廷偏安,不思进取。如今有这种大好机会,可以立下不世大功,成就其事业,怎么能错过?他不顾年迈体衰,披甲上阵,挥师北上,出散关、镇边寨,于947年4月,揽得秦、凤、阶、成四州之地,将后蜀的北部疆界基本上恢复到前蜀最盛的状况。10月,原后晋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害怕后汉皇帝刘知远容不下自己,派遣使者投降后蜀。12月,凤翔节度使侯益又向后蜀投降,并与赵匡赞上表后蜀皇帝,愿意出兵平定关中,请求后蜀出兵接应。

然而,能在中原大地建立政权的后汉皇帝刘知远也绝不是无能鼠辈,他安顿好后方,腾出手来,与后蜀展开了一场正面交锋。公元948年正月,刘知远派大将军王景崇率禁军数千讨伐投降后蜀的侯益和赵匡赞。在张虔钊兵锋未到,救援不及之时,侯益和赵匡赞迫于刘知远的军事压力,又改换门庭,归顺了后汉。

张虔钊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批评侯益和赵匡赞两个人是无耻小人,全无信义,先投降又反叛,为了实现自己平定中原的夙愿,张虔钊决定攻击后汉的军队。由于远道而来,粮草有限,后蜀的军队贵在速战速决。没想到欲速则不达,张虔钊反而中了汉军的火攻之计。在后蜀军队退却时,只听一声梆子响,两侧山崖上无数火箭有如下雨一般从天而降,刹那间将一座山谷烧成一片火海。蜀军被烧得四散逃窜。张虔钊冒着大火,率军杀出重围,自己白色的胡须被烧成了焦黄,满脸都是黑烟。而在退军路上,不断有汉兵掩杀,蜀军在散关附近又被汉军追上,双方一场大战,只杀得血流成河,尸堆成山。战斗结束后,蜀军的人马只剩下了三分之一。

看到自己损兵折将,张虔钊火气攻心,大叫道:“吾幼年上阵,事过两朝皇帝,未逢敌手,不想遇上侯、赵两个反复小人,王景崇这等奸诈之徒,一世英名,付于流水。真是可恨可恼呀!”说完一口鲜血喷出,向后便倒去,只见他四肢不举,手脚冰凉,面如金纸,人事不省。

「听天府文化 游文旅成华」天鹅抱蛋·安卧后蜀名将的风水宝地(下)

张虔钊

公元948年二月二十三日,在汉中行辕,可怜张虔钊一代名臣,大志未申,含恨而亡,享年66岁。

故事讲到这里,老将军张虔钊横刀立马的一生就差不多说完了,最后再来说说埋葬张虔钊的那块风水宝地。1981年,地名普查以后,因为“天鹅抱蛋”的缘故,这块地方更名为“天鹅”大队,现在属于成华区保和街道天鹅社区。不过当年的“天鹅抱蛋”在斗转星移的城市变迁中,已经淹没在车水马龙道路旁一座座高楼之间,成为成都人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地。

猜你还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