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真是因为“花柳病”死的吗?

绝不收兵


清朝的官方给出的说法就是:同治帝死于天花,但野史却不安分地说同治有可能死于疥疮和梅毒。所以大话君要从野史的角度说说同治死于“花柳病”的前因后果,读者朋友可以当成一种拓展延伸,不可全信。

爱新觉罗·载淳(凊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年号为“同治”(两宫太后一同治理国家之意,即为同治),是咸丰帝和慈禧爱情的结晶,同时也是咸丰帝唯一幸存的儿子。1861年咸丰帝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临终前咸丰帝为了打压恭亲王奕䜣还有担心后宫嫔妃乱政(实指慈禧),就命肃顺、载垣等八人为辅政大臣(即顾命八大臣)专政。

慈禧素来与肃顺等人不和,因为她曾听安德海说:“肃顺曾经在先帝面前说您的坏话,希望先帝死后让您殉葬。”所以慈禧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下去,于是说服昔日视自己为眼中钉的皇后慈安,联手对抗肃顺。有了皇后的支持,慈禧还是认为胜算不大,于是就假意治安德海看管新帝不严为由将他赶出避暑山庄,其实是为了让他带上密信去找恭亲王奕䜣,联合发动政变。

奕䜣看到信后,火速赶往避暑山庄,经过多方周旋,慈禧等人不仅手握大权而且还有新帝为挡箭牌,一举消灭了八大臣,奠定了两宫太后听政和恭亲王奕䜣的地位。慈安对权力的野心没有慈禧高,于是带着幼帝同治一起居住在东宫(钟粹宫),而朝中大权都交由慈禧一人掌管。随着同治一天一天的长大,慈禧对权力的欲望也就越大,一次次延迟同治亲政的时间。

在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因为慈安从小将同治帝带到大了,两人关系自然好过与亲生母亲的关系,于是在选择自己皇后的事情上没有听从生母慈禧的话,而是听了养母慈安的话,选择了阿鲁特氏,赛尚阿之孙女。二、慈禧身边的心腹大太监安德海,平日里狗仗人势处处欺压文武百官,在帮慈禧采购龙袍的时候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在同治和慈安太后的授意下被斩杀了,慈禧得知后大为震怒,但也无力回天。通过这两件事,同治帝和母亲慈禧的梁子就此结下了。

同治帝十七岁开始亲政,慈禧出于多权力的贪恋,处处针对同治帝,致使同治帝一气之下:“这国家你来治,我不治了。”说完就赌气出宫了,但同治的这些举动正中慈禧的下怀,慈禧以同治不懂事,继续从政。并且还纵容同治肆意妄为,不顾皇家脸面,常去花街柳巷,和青楼女子长期厮混。同治帝也因此染病倒下被接回皇宫医治,同治自知自己不会有后了,于是就暗自叫来自己的老师李鸿藻立下遗旨令:若我无后,不幸早逝,就立恭亲王奕䜣的孙子为帝。谁知李鸿藻出了皇宫就来到慈禧的寝宫,把这份遗旨交给了慈禧,慈禧看完大怒,心中念到:既然你不顾母子情深,那就休怪我了。于是暗自命令御药房,停止对同治用药,因此同治很快就病逝了。

虎毒还不食子呢,慈禧对权力的欲望已经超过一切了。所以说同治帝因停止了治疗“花柳病”的要而死。但以上为野史记载,不可全信。

作者:大话历史君。读者朋友可以给我加个关注,以获得更多历史故事。


大话历史君


“梅毒说”是民间说法,同治帝喜欢皇后阿鲁特氏,而慈溪要同治帝多亲近惠妃。同治帝不高兴,尝尝苦闷,后由王庆祺引导,常到宫外寻花问柳,引起了性病。慈溪误作天花来治,最后病死,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天花说”,这是官方说法。我们从电视剧就可以知道,古代皇宫中有很多太医,时时为皇帝及皇室成员请脉,以保证龙体安康,而每次的诊断情况都有所记录。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多数史学家认同同治帝死于天花。可从清代皇帝的脉案中得到支撑,书中详细记录了同治帝于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它完全证明了同治帝最后死于天花。(图片来源于网络)




abu阿部


基本是真的

慈禧太后生下了同治皇帝(同志……),慈禧太后从同治皇帝开始就独揽朝政,但是那时的慈禧还是很开明的,支持变法运动,但是同治帝比他父亲咸丰帝还要好色,最终染上了梅毒而死(当时不敢公开,只说是天花),光绪帝做了皇帝,我想慈禧就是从那时起精神失常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