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亏3千万到至少亏6亿 蓝丰生化业绩预告为何变脸那么快?

“屋漏偏逢连夜雨”,来自徐州的农药生产企业蓝丰生化(深:002513)上个月刚刚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让公司面临退市风险,现在又因为业绩预告的大幅变脸,接到深交所的“问询”。公司1月31日公告显示,公司修正之后的2018年全年业绩预计为亏损6亿至9亿元,亏损额较之前的预计大幅增加。公司去年10月公布的三季报中预计,2018年全年的业绩为亏损0-5000万元。而在2017年,公司尚有净利润3544.68 万元。

从亏3千万到至少亏6亿  蓝丰生化业绩预告为何变脸那么快?

蓝丰生化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 5亿—6.5亿元

对于业绩修正,蓝丰生化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三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全资子公司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受医药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等不利因素影响,经营业绩不达预期,公司做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另外,公司本部因环保停产整改,产生停产损失,环保治理费用投入增加,经营业绩亏损。公司并对部分固定资产等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针对此业绩修正,深交所于1月31日当日即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解释计提商誉减值金额和部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的合理性。

根据蓝丰生化对深交所的问询回应,公司于2015年12月收购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舟制药”)100%股权的收购对价为11.8亿元,经过第三方机构评估,这次收购形成的商誉为8.03亿元。公司管理层预计,此次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 5亿至6.5亿元。主要理由是:2018 年医药行业整体营商环境、医药政策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较大;各地价格联动、二次议价、国家药品谈判、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的落地以及各地的医保招标政策的出台等,导致主要产品中标价格下降和销量减少;方舟制药加大了市场投入和医药终端开发力度,导致销售费用增长;销售渠道调整也影响了销售计划的完成。方舟制药并且预测:“以后年度的经营业绩也有所下滑”。

去年因环保问题停产三个月,业绩大幅下滑

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方面,2018 年,公司农化业务受环保政策趋严的影响,部分生产装置停产整改,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部分生产装置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仍可能处于停产待改造状态。公司预计,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约 1—1.5亿元。除此之外,公司的亏损还来自于停产。去年6月,蓝丰生化宣布因为环保问题对化工生产车间实施停产整治,对存在的环保突出问题及隐患和风险进行整改,预计停产时间约2个月,减少公司净利润2000万元。但是直到去年9月,公司才宣布:“自2018年9月12日起,科学组织生产车间根据生产工序渐次恢复生产”。停产时间长达三个月。

停产对业绩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从公司去年三季报中得到体现。去年1-3季度,公司管理费用高达1.44亿元,同比增长约6500万元,增幅达到83.21%。公司指出:“管理费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停工损失增加所致。”由此来看,停产造成的实际影响高过预期。去年三季度,公司单季亏损6600万元,去年1-3季度总计亏损3523万元。而2017年1-3季度,公司盈利9311万元。即使是在2018年上半年,公司仍有净利润3078万元。

公司实控人或将变更,却遭遇信披违规调查

公司业绩的不断下滑让股东们失去了耐心。蓝丰生化去年底公布的一份“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大股东苏化集团以及第四大股东苏州格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分别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陕西金核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转让5100万股和1700万股蓝丰生化股份,共计占蓝丰生化总股本的比例为 20.00%。同时,苏化集团、格林投资将其所持的剩余蓝丰生化 9.83%的股份所对应的全部表决权以及提案权委托给陕西金核投资行使。如果转让完成,蓝丰生化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化。

但就在2019年初,蓝丰生化就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但具体违规事由却并未披露。此番公司又因为业绩预报变脸太快被深交所“关注”,股权转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值得进一步观察。

记者:吕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