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魏蜀吳三國人物中何人敢稱情商最高,智慧過人?

三國亂世,魏蜀吳三國人物中何人敢稱情商最高,智慧過人?

三國中情商高的人的很多,但情商最高只能有一個,那個人就是今天的主角,自帶光環三國最牛逼皇帝孫權。

人們往往年輕時喜歡曹操,年長時喜歡孫權,年老時喜歡劉備。

年輕時不懂權謀,只看霸氣就喜歡曹操;年紀稍長時發現社會上混還是有點背景才好,就喜歡孫權‘;年老時喜歡劉備,是因為年老時才發現以劉備的出身能在三國拼爹時代中打出一片天地,真正是不容易。

人們往往會認為孫權是富二代官二代,所以最容易做事;反而是曹操劉備,憑自己能力打出自己的地盤,最讓人稱道。

但我只說一點,你就會發現孫權的牛逼之處,三國之中蜀國先亡,魏國次之,吳國卻活的最久,這就說明孫權的高明之處。

三國亂世,魏蜀吳三國人物中何人敢稱情商最高,智慧過人?

我為什麼說孫權情商最高呢?

一般人認為富二代就容易,其實你錯了。

富二代之難,一般人沒法理解,比如今天江浙的富二代為什麼不願意接替老子的基業,一來是不想活在父輩的陰影下,二來就是駕馭不了跟父輩打天下了老臣們。

孫權就是如此。

孫策被殺時,孫權十九歲,開始接替孫策之位,開始對江東的統治。

從內部來看,手下的班底都是孫策的老臣,文有張昭,武有周瑜。孫策有孫策的戰略和打法,而孫權也有孫權的戰略和打法。作為孫策的老臣自然喜歡孫策的玩法,對孫權的新政持懷疑態度。孫權想用取得他們的支持,要用自己的實力和耐心去化解。

這就是孫權的難處。從外部來看,江東剛剛平定,人心未附,當地的氏族大姓都是地頭蛇,如果不能安撫這些人心,就難以在江東站穩腳跟。

三國亂世,魏蜀吳三國人物中何人敢稱情商最高,智慧過人?

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眾三萬餘人;阻止宗室動亂;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餘,孫權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孫權三伐黃祖,最終將其擊殺,吞併江夏郡大部,並於其間收得大將甘寧。

危機稍稍解除,孫權馬上開始建立自己的班底,引入東吳第一戰略大師級人物,能力和見識不輸於諸葛孔明的魯肅。

再到後來,他開始利用江東本土勢力來平衡孫策老臣,慢慢打壓孫策舊部。當孫策舊部基本失勢後,孫權又開始扶持外來勢力,打壓江東本地勢力。

孫權的平衡戰略讓江東孫氏政權活的最久。

一心打壓本土勢力的蜀國最先在四川本地勢力的反撲下宣告亡國,一心想依靠氏族勢力穩固統治的魏國被氏族大家司馬氏取而代之。

強有何用,大有何用,反而是比較北的東吳活的最久,這全靠孫權的情商來做平衡妥協讓步,該出手時就出手,該縮頭就縮頭。

三國亂世,魏蜀吳三國人物中何人敢稱情商最高,智慧過人?

曹操劉備兩人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內部沒有人可以牽制他們,他們下邊的人全是自己的鐵桿班底。

而孫權表面上繼承了一個大大的家業,其實呢,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下邊的人全是前朝老臣,只能用,因為江東本土勢力要靠他們去平衡,內部的壓力也要靠外部去平衡,而自己手下又沒有自己的嫡系人馬。

在兩難之間去破局的難,是曹操劉備他們體會不到的難。

創業難,守業更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行文至此,難道還有人敢說孫權的情商不是最高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