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国人物中何人敢称情商最高,智慧过人?

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国人物中何人敢称情商最高,智慧过人?

三国中情商高的人的很多,但情商最高只能有一个,那个人就是今天的主角,自带光环三国最牛逼皇帝孙权。

人们往往年轻时喜欢曹操,年长时喜欢孙权,年老时喜欢刘备。

年轻时不懂权谋,只看霸气就喜欢曹操;年纪稍长时发现社会上混还是有点背景才好,就喜欢孙权‘;年老时喜欢刘备,是因为年老时才发现以刘备的出身能在三国拼爹时代中打出一片天地,真正是不容易。

人们往往会认为孙权是富二代官二代,所以最容易做事;反而是曹操刘备,凭自己能力打出自己的地盘,最让人称道。

但我只说一点,你就会发现孙权的牛逼之处,三国之中蜀国先亡,魏国次之,吴国却活的最久,这就说明孙权的高明之处。

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国人物中何人敢称情商最高,智慧过人?

我为什么说孙权情商最高呢?

一般人认为富二代就容易,其实你错了。

富二代之难,一般人没法理解,比如今天江浙的富二代为什么不愿意接替老子的基业,一来是不想活在父辈的阴影下,二来就是驾驭不了跟父辈打天下了老臣们。

孙权就是如此。

孙策被杀时,孙权十九岁,开始接替孙策之位,开始对江东的统治。

从内部来看,手下的班底都是孙策的老臣,文有张昭,武有周瑜。孙策有孙策的战略和打法,而孙权也有孙权的战略和打法。作为孙策的老臣自然喜欢孙策的玩法,对孙权的新政持怀疑态度。孙权想用取得他们的支持,要用自己的实力和耐心去化解。

这就是孙权的难处。从外部来看,江东刚刚平定,人心未附,当地的氏族大姓都是地头蛇,如果不能安抚这些人心,就难以在江东站稳脚跟。

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国人物中何人敢称情商最高,智慧过人?

孙权以张昭为师傅,以周瑜、程普等旧臣,统御诸将。先率军消灭李术,得其部众三万余人;阻止宗室动乱;又灭山越六千,收编万余,孙权又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之心,稳定了江南局势。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孙权三伐黄祖,最终将其击杀,吞并江夏郡大部,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

危机稍稍解除,孙权马上开始建立自己的班底,引入东吴第一战略大师级人物,能力和见识不输于诸葛孔明的鲁肃。

再到后来,他开始利用江东本土势力来平衡孙策老臣,慢慢打压孙策旧部。当孙策旧部基本失势后,孙权又开始扶持外来势力,打压江东本地势力。

孙权的平衡战略让江东孙氏政权活的最久。

一心打压本土势力的蜀国最先在四川本地势力的反扑下宣告亡国,一心想依靠氏族势力稳固统治的魏国被氏族大家司马氏取而代之。

强有何用,大有何用,反而是比较北的东吴活的最久,这全靠孙权的情商来做平衡妥协让步,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缩头就缩头。

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国人物中何人敢称情商最高,智慧过人?

曹操刘备两人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内部没有人可以牵制他们,他们下边的人全是自己的铁杆班底。

而孙权表面上继承了一个大大的家业,其实呢,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下边的人全是前朝老臣,只能用,因为江东本土势力要靠他们去平衡,内部的压力也要靠外部去平衡,而自己手下又没有自己的嫡系人马。

在两难之间去破局的难,是曹操刘备他们体会不到的难。

创业难,守业更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行文至此,难道还有人敢说孙权的情商不是最高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