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非他莫属

有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个半圣人,半个是曾国藩,一个是孔圣人,还有一个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他流传下的心学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以至于后世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对王阳明念念不忘,说出:一生俯首拜阳明。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余姚,字伯安,别号阳明,世人亦称之为王阳明。。其家族在当地很显赫,家中祖辈大都在朝为官,有着良好的家世,自小在家中受到祖父王伦与父亲王华的言传身教在学习上他也有着良好的环境。

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非他莫属

到了王阳明十岁那一年,父亲王华更是高中状元,于是全家搬到京城,王华更是为他找了多位老师教导他,可王阳明自幼便表现出与人不一般的看法,他认为读书并不是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而后更是熟读兵法,练习武艺,在武略上更胜文才。在二十岁那年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乡试,便中举人,二十八岁时又中进士,而父亲王华在朝中官至吏部尚书,此时王阳明仕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非他莫属

但是没想到的是,在正德元年,他因为上书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太监刘瑾,被发配到了龙场当驿丞,在当时这不算个好差事,龙场位于今天贵州省修文县,直至今天那里经济仍然不算发达,更何况是300余年前的明朝,可是面对着恶劣的环境,物资的匮乏,上级的羞辱等等困难,王阳明没有气馁,在绝境中创立“知行合一”学说,领悟心学,在此实现了人生的涅槃。

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非他莫属

此后王阳明升任县令,在这段期间对知行合一进行了最真切有效的实践。在经过五六年的职务变动,于正德十一年,王阳明被任命巡抚,终于在官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还没来得及高兴,他发现,这个巡抚并不好当,在他掌管的区域内匪祸不断,多年来历任巡抚无论如何治理都毫无成效。但王阳明不会被这点困难吓倒,他深入基层,勘察地形,了解敌况,制定计划。

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非他莫属

在之后的一系列扫匪行动中,他出敌不意,兵行奇招,打的匪徒节节败退,被匪徒惊呼神人。于数月后彻底荡平匪患,其事迹也为当地人民所传诵。而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正德十四年宁王发动叛乱,王阳明得到消息后立刻募兵平反。但此时局面十分不容乐观,宁王率兵六万,而王阳明尚无兵力可以与之一战,于是他用疑兵之计,号称自己手上有部队十六万,让宁王起了疑心,从而为自己集结兵力创造了宝贵的时间。

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非他莫属

到了七月,王阳明手上已有了八万的兵力,趁着宁王老巢南昌兵力空虚,直捣黄龙,宁王不得不回援。最终双方在潘阳湖决战,王阳明借助风势,放火烧船,经过激烈战斗,宁完被生擒,其部下文武大臣也成了接下囚。至此宁王之乱全面平息,王阳明也得到了军神的称呼。之后王阳明官至两广总督,但他激流永退,在五十四岁时告老还乡,在家乡一带创立书院,宣讲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