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國際:近五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29%,仍強調全球化

复星国际: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9%,仍强调全球化

郭廣昌

中國富豪郭廣昌旗下復星集團顯然已經不甘於只做一家投資公司,而是開始不斷地強調起了“產業運營”,這顯然與其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策略有著太多的不同。而在發展策略轉變的同時,復星對於自己的未來無疑有著更大的“野心”,儘管在2017年,復星的市值已經達到5300億元人民幣,但它的下一個目標是要成為市值萬億美元的公司。

至於如何實現復星的“野心”?在2017年6月6日復星國際(00656.HK)香港上市十週年之際,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曾在股東周年大會後的復星論壇上表示,五到八年後的復星,應該像現在的騰訊或阿里。而2018年的6月6日的股東周年大會上,郭廣昌又進一步梳理了整個復星新一步的戰略,那就是:“要做一個植根中國、服務全球10億家庭客戶,能智造“健康、快樂、富足”的幸福生態系統。”

投資不再是目的,而是要做產業運營

郭廣昌強調了復星要做一個深度產業運營和產業投資的公司,這顯然於過去人們對於復星的印象不同。過去,許多人都知道復星是一家出色的投資公司,但似乎也僅僅只是投資公司。

“以前大家感覺,復星投資做得很好,有點投機取巧的意思,其實我們始終認為,投資不是復星的根本目的,而是產業運營,我們要有深度的產業運營能力以後,服務好更多的家庭。”

郭廣昌說,圍繞這樣一個戰略,復星很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不再把投資放在前面。復星的核心成為了“深度產業運營的公司”,注重圍繞家庭消費、全球化、家庭“健康、快樂、富足”。

郭廣昌透露,復星有“兩個輪子”,一個是自主科研,創新孵化;另一個則是投資併購,產業補強。

需要穩定、長遠發展的資產

郭廣昌還回應了不少投資者提出的,應該把所有的資金投資到高科技、黑科技等領域的建議。郭廣昌認為,對於復星這樣一個已經有530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有130億元的利潤的大型企業來說,不可能把所有資產只是投到高科技、高速成長的黑科技領域。復星需要有穩定的、同時又是有長遠發展的資產。

郭廣昌介紹,復星資產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是基礎資產。提供穩定、持續的現金流和利潤,持續夯實復星C2M戰略(Customer-to-Maker的縮寫,即客戶與產品生成端無縫鏈接)。

第二,是核心資產。這部分即包括復星近年來持續發力的旅遊和時尚等板塊,也包括一直在復星產業版圖中佔有核心地位的醫藥板塊。郭廣昌認為,核心資產是真正以家庭客戶為中心,能打造具備強大產品力的品牌矩陣。

第三,是科技引領的資產。

“復星不只是做一個產品、品牌,復星是做一個生態系統,復星不是一個個單塊的,而是要把它們連起來,變成一個智慧生命體,變成一個智慧系統。”郭廣昌說。

警惕大企業變得遲鈍

郭廣昌繼續強調復星的全球化戰略,並提出了“全球化2.0”。他表示,以前更多的是“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更多的是把產品、好的項目引到中國來,但是現在,中國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於全球。“所以我們是雙重驅動,我們進入了全球化2.0時代。我們在全球17個國家/地區已經有了深度運營的公司。”郭廣昌說。

在復星未來的發展中,它所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避免企業大了,變得遲鈍。“如何讓大象跳舞?把一個大企業變成一個個的小的組織,然後獨立核算,把它變得靈活。”郭廣昌說,復星也面臨著如何讓大象跳舞的問題。“不管以前的發展歷史,還是未來複星五年十年二十年,我們始終要保持警惕,大了以後,如何還是一個敏捷組織?”

复星国际: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9%,仍强调全球化

汪群斌

沒控股機會,會選擇合適的時候退出

在論壇上,復星國際CEO汪群斌透露,復星近五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29%,在保持高增長的同時,保持了現金流的平衡和淨負債率的穩健,去年淨負債率在50%以下。

汪群斌還回應了關於退出的問題,他表示,在退出方面,也要看好的機會。“有好機會,或者有更好的回報,我們可能會做一些項目的調和整退出。”汪群斌進一步解釋,復星有很多投資本來就是財務投資,並不是控股,“比如一些一級市場的財務投資,如果上市了,一般來講,除非將來我們有控股機會,沒有控股機會,會選擇合適的時候退出。當然,對控股,我們原則上退出相對比較少,更多的是通過對接資本市場來有更多資源來支持我們控股的企業進行產業整合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