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翻新之后,这次中国联通能够网住多少用户?

我们曾经分析过,中国联通在挖掘小众需求上的传统优势和持续努力。继日租卡之后,中国联通经过包装新近推出了日租卡的升级版——学才卡。如此精细划分不同受众需求并翻新花样之后,中国联通能够在这波操作中网住多少用户呢?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在选与不选之间怎么做才是明智之举呢?

花样翻新之后,这次中国联通能够网住多少用户?

一、学才卡的花样和真身

根据网络查询的信息显示,中国联通学才卡套餐,固定费用每月8元,其中包括5元的基础费用,另有3元/月的定向流量包费用,用户可享受15GB的网易应用专属流量。学才卡套餐的详细内容为:套餐内国内流量1元/GB,达到3元流量不计费,当日有效。国内语音0.1元/分钟,短彩信0.1元/条,国内接听以及来电显示免费,首月使用还可额外获赠3GB的不可结转国内流量。另外,互联网套餐中经典的首充特权依然存在,首次充值50元及以上赠送50元话费,每个用户仅可享受一次优惠活动。仔细研究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这个学才卡新套餐的优惠程度其实并不高。当然,除非你经常使用网易系App,这个套餐还是相当实惠的。只是,现在有多少网易云音乐、有道云笔记以及《阴阳师》等网易系App的用户呢?即便有网易系App用户,最终有多少用户会去办理这个学才卡呢。我们猜测很多人会有类似的疑问。其中的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毕竟网易系的应用不能有效覆盖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期待能有那么一天,中国联通公布学才卡的办理数量。

学才卡的出处或者真身来源于哪里呢?中国联通日租卡。中国联通官方宣传显示,中国联通推出的5元日租卡“每天1块钱,日享500M”,开卡需先预存50元赠送50元,每月固定费用5元。日租卡套餐包括本地流量50MB,可随时递增当天有效。只得一提的是日租卡1元可递增500MB流量也就是10元5GB,国内接听免费,国内通话0.15元一分钟,国内漫游流量0.27元1MB,短信0.10元一条,可自动订购短信包和流量包具体资费如下图。很明显,学才卡套餐就是在中国联通5元日租卡的基础上新增了3元/月的网易定向流量包,经过花样包装之后,以学才卡的名义推出。如此以来,网易或将成为推广学才卡最积极的代理商。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激发网易系App注册外,网易的这波操作能够给中国联通带来多少用户呢?

花样翻新之后,这次中国联通能够网住多少用户?

二、眼花缭乱的花样之后,用户面临选择困难

认真挖掘小众用户需求,精准定位并通过点对点推送营销是运营商运用用户大数据的典型做法。作为通信行业的分析研究人士,我们赞同中国联通这种主动发挥用户大数据作用并用于生产经营的做法。我们推测,中国联通的产品策划人员和数据挖掘人员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来做这些产品和业务创新工作。我们并非为了质疑学才卡的优劣,更没有这样的意图。只是我们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类似学才卡各种眼花缭乱的花样卡到底能够为中国联通带来多少用户呢?扣除各种宣传、渠道、人工成本和费用后,这些新推的各种花样卡最终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呢?

每个花样卡的背后都意味着中国联通划出了特定的用户需求网格。用户需求网格本来就不容易界定。处于需求网格中心位置附近的用户相对可以更容易选择,那么处于需求网格边缘的用户该怎么办呢。我们推测,在选与不选之间,便宜与否之间,用户的各种被套路的担心和怀疑是非常大的。即便设计花样卡的目的和初衷是为了提升用户的获得感,但是现在花样卡已经有意无意之间给用户带来了选择困难。不管中国联通是否愿意承认,至少这样的现实可能性是存在的。即便是2018年风靡全国并且异常火爆的腾讯王卡,虽然通过上山下乡收割了大量年轻人的流量,但是实际上也并没有给中国联通带来多少用户增长。这个数据我们可以从三大运营商的月度经营报告中用户增长数据予以间接证实,详见下表。其他的市场热度效果远不如腾讯王卡的各种花样卡效果会有多好呢?具体数据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高开低走,中国联通后劲不足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花样翻新之后,这次中国联通能够网住多少用户?

三、花样百变都离不开追求用户套餐 “溢出”的套路

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三大运营商推出了各有特色的花样卡,特别是持续强化了与BATJ等互联网大佬的合作,通过跨业业务融合和线上线下渠道结合发展用户。虽然三家包装的新奇点各有不同,但是这些看似异常便宜的花样卡其实都包含了深深的套路。这个套路正在越来越难以发现,那就是通过低门槛、线上广发卡的形式网络用户,采取限定用户使用范围玩法。一旦用户超出使用界限之后,运营商就可以收取用户套餐溢出费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从公开市场获取定价低于10元的非定向流量卡。而且即便有朝一日出现了定价低于10元的非定向流量卡,其背后捆绑的业务多半也是不可拆分的或者不可解绑的。无论是流量+语音的捆绑模式,还是移动+宽带的捆绑模式,运营商都是通过一侧优惠来吸引用户,通过另外一侧获取收益。即便花样翻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对用户来说,避免被套路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么主动成为“双枪将”“多枪将”(更适用于年轻用户),要么选择通用流量卡(相对适用于商务人士),相对来说这才是最实惠的。

在花样百变卡和围绕主线卡经营的选择上,不应该成为包括中国联通在内运营商的选择障碍。一味靠新奇或许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初衷。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运营商类似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回归到实实在在,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杜建民)

花样翻新之后,这次中国联通能够网住多少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