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我们将接力传承好川齿精神。”1月24日,在西航港街道莲花社区“川齿记忆馆”揭幕现场,当16字“川齿精神”牌匾从朱广清等第一代川齿人手中交到第四代川齿人彭畇嘉、张诗雅、尹天祺、罗舒航等小朋友手中时,现场不约而同响起了传承“川齿精神”的承诺。至此,该社区在“三老三治三新”理念及“唤醒、激发、关爱、带动”四步工作法引领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聚力还原老记忆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莲花社区作为原川齿厂破产后,依托其职工生活区构建的城市社区,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缓步走进那个曾经在特定时期修建的500平方米地下防空洞内,一幅幅黑白发黄的老照片,或是那些留有锈迹的老物件,仿佛将自身置身于一个历史的时空隧道。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在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过程中,莲花社区依托老企业、老职工、老党员聚集优势,提出“三老三治三新”理念和“唤醒、激发、关爱、带动”四步工作法,并将“川齿记忆馆”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能够再现那段历史,曾经的川齿人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这一天,原川齿厂副厂长蒋宣岱等待了许久。他说,虽然离开川齿厂几十年了,但对曾经的老物件、老照片都进行了精心保管。此次得知莲花社区收集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将这些东西送至了社区。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莲花社区居委会主任张琪红介绍,从去年4月启动建设“川齿记忆馆”到6月初具规模,他们先后收集了几百家老物件、老照片,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她介绍,如今除了“川齿记忆馆”,还同步建设了“记忆小巷”“川齿老名片”等多个文化载体并在不断完善之中。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广泛收集各类老物件、老照片,全面再现川齿精神,打造社区品牌。

久别重逢情意浓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又到一年团圆时,趁势此次机会,当天莲花社区又一次吸引到了不少已经离开多年的老川齿人的重逢。不过,这一次重逢,他们除了对故乡情、邻里情的表达,更纷纷表达了对“莲花重生”的祝福。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这不就是当时我当时负责的那台机器吗?”在一台生产于1968年的800毫米滚齿机前,蒋宣岱和曾经的川齿人们十分激动,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完全没想到今天还在,之前以为这台机器早就被当废铁卖了。”他说,此次回到社区,不仅再现了曾经的记忆,更看到了新莲花的精气神。“如今呈现的是曾经的辉煌,并不是留下的阵痛,我们非常欣慰。”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今天的莲花,让自己觉得并未变老,依然年轻。”年近九旬的原川齿厂厂长姚凤祥当天也如期赶来参加团聚。看到那些历历在目的场景、熟悉的物件和熟识的战友,他由衷为社区对历史的保存和再现表示感谢。


西航港“川齿记忆馆”揭幕 四代人传承“川齿精神”


当然,除了感情激发,他们心中更多是一份骄傲。“工厂破产,刚成立社区时,到处脏乱差,大家很散,我们感觉很着急。”77岁老党员朱广清见证了这里的辉煌、成长。这两年看到社区不断变化,他由衷感到骄傲。如今他还主动加入了社区志愿队队伍,当起了社区的义务劝导全、安全巡查员等,努力为社区的越来越美奉献着。

掌上双流新闻客户端 记者 胡兵发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