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上一篇我讲述了自己第一次遭遇儿子撒谎的故事( ),因为文章里做了预告,所以我就闲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本期信任与救赎的故事。

在上上周阿萨姆撒谎事件之后,我们便再没有提过这事儿,撒谎的问题就此翻篇儿,这一翻就翻了一个星期,又到了周末(也就是上周末)。

每个周日,如果我们不出去玩,我就会悠然的待在家里度过,慢思考,消磨一整天的时光。对于一周上六天班的我来说,跟孩子们在家里读读绘本,玩玩玩具,下午带着依姐去陪大荣上搏击课,优哉游哉的休息一天,也蛮好。

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每周周末,哥哥的训练内容就是实战对练。练了两个月的李大荣进步神速,跟他同期的小朋友都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对战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练只能找跟比他厉害的人对打。


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每周末,我们仨雷打不动的一件开心事儿,就是坐在场边围观哥哥“挨打”。

当然,下午的事不是重点,完全是为了活跃一下开篇很沉闷的气氛。原谅我倒叙了一下没用的部分,现在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当天的早晨。

在那个不怎么阳光明媚但也不怎么冷的星期天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在卧室的浴室里洗着荣爸攒了一周的袜子,哥哥和妹妹如往常一样,在他们的房间玩新买的拼插积木,荣爸在客厅的电脑前面做PPT,洗衣机里转着我们俩一周的衣服。多么peace的一个早晨啊~

自从依姐2岁半以后,我们便开始放松对她的盯防,一来是依姐独立性很强,经常不管她,自己也能看书、点点读笔给毛绒玩具开会玩一个小时。二来是她的语言、大运动方方面面都很成熟,可以很好地跟哥哥沟通,也可以自己爬上床爬下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三来是,依姐的战斗力很强,不用担心大荣欺负妹妹,即便是在学搏击的哥哥面前,也常常不落下风,还经常把哥哥打哭。


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PS:强调一下,这是示意图哈,就是为了给你们看个意思。上次有细心的宝妈说我的配图前后衣服不一样,我才发现,即便是配图也得严谨,否则会影响阅读信任。以下皆同。

两小只在屋里分别玩着各自的积木,依姐在“卖蛋糕”(积木搭的小方块和小圆块),大荣在搭他的作战基地。我呢,在加紧一切速度洗袜子,因为我心里很清楚,这俩货都不是省油的灯,没事儿的时候是没事儿,说打起来就分分钟打起来啦。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我就听见依姐在哭,我只能放下手里的袜子赶紧去房间查看。只见依姐坐在床上哭,大荣有点不知所措又有点局促不安,我想此刻应该很怕我怪他把妹妹招哭了。


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可我是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责怪老大的人吗?自然不是。

于是我爬上床,把依姐抱在怀里,先安抚她不要哭了,让她告诉我怎么了?

“我的手……5555”依姐一边委屈的哭,豆大的眼泪花往下掉,一边给我看她的食指。

我看了看,食指有点红,于是就心疼地开始给妹妹呼呼,哄她不要哭了。

一边哄妹妹一边我就扭过头问李大荣:“这怎么回事儿啊,妹妹为啥手疼?你打她了?”李大荣摇摇头,有点着急有点结巴:“不是,我拿积木,妹妹也要拿,然后箱子关上了,就夹了妹妹的手……”


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嗯,基本跟我预想的差不多,我扭过头来跟依依说:“是哥哥夹了你的手吗?”

“我坐的好好的,哥哥就夹了我的手,555……”依姐已经由大哭变成了小小的啜泣,我知道这闺女也是个天生戏精,博取同情的演技是国家级专业水准。

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就说:“依依不哭了哈,哥哥不是故意的,我让哥哥给你道个歉,你就原谅他吧。”大荣见我并没有批评它的意思,就势就给妹妹道了歉,还给妹妹呼了呼手,算是和解。

原本这件事就应该让我这么和稀泥的给糊弄过去的,但没曾想,我又一次犯了嘴欠的毛病。

可能是手夹得的确挺疼,依姐还是吭吭唧唧跟我说手疼,一小会儿的功夫,我再看妹妹的食指,已经开始有点红肿了。于是我就脱口而出:“呦,依依的食指都肿了!”

这一说,不要紧,客厅的荣爸一听她闺女手肿了,立刻坐不住了,颠颠的就过来了。

大荣见爸爸说着:“怎么肿了?我看看……”一边气势汹汹的走进门,放松的状态瞬间缩成了个小鸡子。没办法,我家荣爸凶起来的时候是挺吓唬人的,我儿子是发自肺腑、由内之外地害怕他爸。

荣爸一来,就自带恼火的氛围,开始批评李大荣:“李大荣你怎么回事?玩个积木不能好好玩吗?为什么要夹妹妹手?”

“我坐的好好的,哥哥夹了我的手……”妹妹一看,撑腰的来了,戏精李依依果断上线,原本已经不哭了的小脸,此时此刻又突然挂起了水汪汪的泪珠。

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表面看上去的依姐


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内心真实的依姐

这死丫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装腔作势、哗众取宠,我心里叫苦:你可真能演,不让你去演琼瑶剧都委屈了你。

此时此刻,我其实是非常担心的,我怕荣爸看见他的小闺女哭的梨花带雨,一时触动了钢铁直男的怜爱之心,然后就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对李大荣作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要知道,我家依姐哭起来真的是病娇的无以复加,太戳直男的心了。而我家哥哥在庞大的“恶”视力面前,就是个呆若木鸡的小傻子,话都说不利索,更别提为自己辩解了。

我赶紧打圆场说:“好了好了,依依不哭了,哥哥也给你道歉了,也给你呼呼了,妈妈再给你呼呼就不疼了哈~”

李大荣在他爸面前真是怂啊,当下就吓的什么都不敢说了。一看这形势,我就知道哥哥要遭殃,力挽狂澜的时刻到了。

于是我抬起头,很坚定地跟荣爸说:“我想李大荣不是故意要夹妹妹的手,他都已经道歉了,你就不要怪他了。还有你们两个关箱子的时候要小心,这个夹一下很疼的!”我赶紧转移话题。

荣爸的气明显还没消:“你在里屋洗衣服能听见啥?我在客厅听的可比你清楚,他俩是怎么回事,我可比你清楚,哼~”

面对我眼前的这三个人,我飞速地在内心里捋清了目前的形势,因为我得找出一个危害降到最低的折中办法。

大荣夹妹妹的手,一定不是故意的,但不排除动机不纯,如果我料想的没错,他一定是任性地硬把着箱子里的积木不让妹妹动,妹妹想拿他就不给,然后赶紧把箱子盖上,没曾想夹到了妹妹的手。他并非一点错没有,这一点荣爸想必是听出来的,否则他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上来就问责李大荣。

依依呢,夹一下其实真挺疼,都有点红肿可见当下是疼的,我也很心疼。但后来见到我以至于见到荣爸那样夸张的大哭,其实也是有演技加成的。作为家庭里的弱势群体,看到有人来给她撑腰,不自觉得就会夸大自己受害人的形象博取同情,以给对方一个狠狠的教训。明察秋毫的我,自然是了然于胸。

而荣爸呢,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昏君,他责怪李大荣一定是有他不认同的地方的,比如他会觉得一个男孩子怎么能这么跟女孩子计较,当哥哥的怎么能自己霸占玩具不给妹妹玩。但同时也不排除爱女心切蛊惑了他的双眼,让他作出有偏向的举动。但总体来说,他不会武断地责怪大荣的事情。

但我也清楚,身为父亲,他往往会对待儿子更为苛刻,此时此刻他内心的天平一定是倾斜的,所以作为天平的另一方,我知道我的老母鸡属性又要上线了。

看看脸色刷白的大荣,想哭又不敢哭的模样,我猜想,他心理有对爸爸的畏惧,也肯定有被责难的委屈。我赶紧让孩子坐过来,然后跟荣爸说:“我相信李大荣不是故意的!他都已经给妹妹道歉了,还给妹妹呼呼了,这件事就翻篇吧。”说完给了荣爸一个迷之眼神,也不知道是他get到了我的精神,还是被我严肃认真的气势震慑到了,总之他是很给面子的偃旗息鼓了。

荣爸叹了口气,背着手走了。后背上隐约写着:“你就护着他吧,慈母多败儿。”

我看着大荣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没有安慰他,因为他此时,不需要安慰,更需要是分析。

我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儿砸,妹妹手肿了这事儿你是有责任的,爸爸责怪你也不冤枉。

不过我想跟你说的是,如果哪天爸爸或是其他人错怪了你,你需要做的是说出来,而不是吓得什么都不敢说了。即便是强悍如你爸,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冤枉别人,如果你有理由,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爸爸妈妈会判断是不是误会了你,误会了你也会向你道歉。

我们之前说过的,如果是真的做错了,那我们就道歉,看看怎么弥补。妈妈相信你不是故意夹了妹妹的手,但事实却是妹妹的手被夹疼了,不良的后果已经形成,所以你应该去给妹妹道歉,征求她的原谅。

以后很可能还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妈妈没看见到底是怎么回事,爸爸也只是用耳朵听到了只字片语,妹妹又说不清楚,所以你就必须第一时间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觉得别人冤枉了你,很委屈,哭是最没用的办法,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妈妈想要为你辩解、跟你站在一边都没办法。所以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希望你堂堂正正地说出来,即便是面对爸爸,也不要恐惧,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你的勇敢正直,爸爸会相信你,妈妈也会相信你。”

大荣点了点头,不再委屈。

故事完结。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也经常会凭经验办事,对孩子做出很武断的判断,不排除或多或少地因为个人私心而去扩大对孩子的指责,我得承认,做父母的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呢?

那天的事,你可以说我是护短,但也可以说是为了给大荣建立自信心。因为让一个孩子,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真的很难,他必须要足够地信任你,并且还要有抗击权威的勇气。

作为我,当然不希望有一个惯于撒谎的孩子,同时我也不希望自己因为局限性而冤枉了孩子,让自己的权威性在孩子的心里大打折扣。所以当每次我去面临兄妹俩的官司的时候,我都尽力的告诉自己,如果你不是亲眼所见,就先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最信任的人就是妈妈,其次才是爸爸,因为母子怀胎十月的默契,还有嗷嗷待哺时的温暖,都足以让孩子更信赖更依赖我,所以妈妈往往比爸爸更容易去获得孩子的信任。

在婴幼儿时期,孩子是无条件信任你的。可随着他们长大,他会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跟整个世界是分开的,跟妈妈也不是混沌的一体,他产生了“自我”意识,随即就会产生防备和不信任感。想要孩子重新无条件的信任你,第一步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与鼓励。

所以,我不会像荣爸那样严苛的要求儿子,我宁愿略过那些无关痛痒的小过失,给予孩子强大的支持,换来一个品格端正,阳光开朗的小男孩。

让一个孩子认错真的很容易,但道歉往往只意味着弥补,不一定是公正。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受委屈,不被冤枉,所以我必须要赋予他们“狡辩”的勇气。


文章均为荣荣妈养儿记原创,关注同名公众号,查看更多育儿好文。如需转载,请点击https://www.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3787获得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