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保險指南:吳秀波事件告訴你不上保險,行不通

最強保險指南:吳秀波事件告訴你不上保險,行不通

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上篇文章小鱷和大家詳細的講解了社保。下面我們聽聽老人家的話,要做到鞏固而知新。

社會保險,簡稱“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當然社保只是最基本的保障,雖然必不可少,但是作用十分有限。所以除了社保,我們還要給自己配置一部分商業保險。

最強保險指南:吳秀波事件告訴你不上保險,行不通

說起商業保險,其實不少朋友都對它印象不好。那下面我們展開說說為什麼它老是被人吐糟。

一、在八九十年代,保險行業在中國剛剛興起,有些保險員為了銷售額而不擇手段,總是說的自家產品有多牛,結果投保人發生事故卻不能兌現承諾,所以也就導致大家一聽說賣保險的都會這麼抗拒,久而久之也就大部分人都這麼認為了。

二、商業保險的保單規定真的是又長又臭,沒幾個人願意去看,一條一條特別的詳細,非常的雜。但等真出事後就說這也不能報那也不能保。其實這都不是保險的錯,只是行業亂象導致的。

所以我們就應該要在保險的叢林中合適的為自己配置好商業保險,避免中雷。

最強保險指南:吳秀波事件告訴你不上保險,行不通

商業保險其實主要包括四大險種:壽險、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下面就按購買順序來跟大家解釋下各險種。

意外險,顧名思義就是意外傷害而導致的死亡或者殘疾。注意啊,是意外傷害。如果是生病導致的死亡或者殘疾,那意外險是一分錢都不賠的。

意外傷害是有嚴格的定義,必須是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以及非疾病的,這四個有一個不符合那它就可以不賠了。

重疾險,理賠的是重大疾病一旦確認就會賠付給投保人的險種,具體包括哪些重大疾病這個就要看合同上的具體約定了,不過一般都會包括十幾種常見的重大疾病,不然非常罕見的疾病保險公司打包在一起賣,投保人不懂,保險公司就賺大發了,所以這個保監會上是有規定的。

最強保險指南:吳秀波事件告訴你不上保險,行不通

醫療險,配置了重疾險之後,再買一個綜合醫療險才是對抗疾病的黃金搭檔。因為重疾是給付型保險,如果符合賠付的條件就賠錢。而醫療險是報銷型的保險,用多少賠多少。

比如說,小李買了這個黃金搭檔,他符合重疾賠付的條件,就能找保險公司賠錢了。然後他去治病,花的錢先拿去社保報銷,社保報銷完還有剩的,超過免賠額(多半是一萬)再用醫療險報銷。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小李因為治病實際上是不能工作的,這意味著會有收入損失,重疾險賠的錢,剛好可以補償他的收入損失,還能支付治療費用。

最後一個是壽險,理賠的是死亡。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人死了就會理賠。不過像自殺這種就不一樣了,保險公司為了防止你騙保,一般都是買了壽險兩年後的自殺行為才會理賠。

最強保險指南:吳秀波事件告訴你不上保險,行不通

好了,介紹完這三大險種了,我們再說說配置保險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則,應該是先保人再保物(資產)。

如果選擇了保人,那從整個家庭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應該有優選順序,具體思路可以這麼選:

第一,先大人後小孩,大人在家庭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既負責賺錢養家,也負責照顧家庭的老人孩子,供車還房貸,壓力比較大,需要重點維護。

第二,更細化一點講,應該是先保家庭支柱,儘管家裡的大人都在負責賺錢養家,但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主心骨,都有一個賺錢最多,實力最強的成員。

比如說家庭裡的爸爸,因為一般來說,男人的賺錢能力應該是強一些的(被包養除外),所以保障力度應該也要最強,這樣才能保障萬一爸爸有一天發生意外時,能夠降低家庭的損失。

最強保險指南:吳秀波事件告訴你不上保險,行不通

第三,先保障後理財,保險產品很多,有保障型的險種,也有投資理財型的險種。因為保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保障,降低和規避風險。在配足基本保障之後再進行理財,這樣會更有的放矢。

第四,先投保後買房。小鱷相信很多人不是不想買保險,而是覺得保險太貴了,自己既要養家餬口,供房養車,還要在職場上拼搏廝殺,處處都要花錢,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哪還有閒錢可以買保險。

但你要這樣想,人不是機器,總有一天可能會歇菜的,那到時車貸、房貸誰來還?你的配偶,小孩嗎?所以還是先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合理地配置保險,規避以後可能出現的危機。

好了,今天小鱷就分析到這裡,讓大家對商業保險有個數,而不至於聽到賣保險的就說是騙子,還有記得留意下期~如何避免保險的各種大坑。

最後,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分享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